第三六六章 卡伦(月初求票!)-第3/4页



  只是先遣队之前在很多地方建立了秘密的后勤补给点,才勉强维持住与沙俄北路军在野外纠缠。

  这批供给一万人的沙俄物资中有面粉、马料、火药,甚至还有白酒,乐得赵坤合不拢嘴。

  自己家的物资也没有敌人的香啊。

  赵坤命人将这些物资全部搬走藏在了秘密的补给点中。然后他带着整个队伍又消失了。

  得知自己的后勤物资被华夏人劫了之后。

  莱蒙托夫怒火中烧,带着队伍又往回杀去。可是他们又扑了一个空。

  物资没了,原以为这些华夏人带着物资应该走不快的,可是这些人却消失的无影无踪。

  他不知道,物资都被赵坤藏起来了。

  不知不觉中,莱蒙托夫已经被赵坤他们在路上托住了半个月。

  这半个月的人吃马嚼,早就将莱蒙托夫的队伍中储备的物资消耗殆尽。

  本来这批物资的到来就是他们的救命物资,没想到的又被这些华夏人给劫了。

  现在这剩下的七千多哥萨克骑兵完全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要么他们现在就杀到雅库茨克去,在雅库茨克周边搜刮物资,又或者是将雅库茨克给攻下来。

  现在莱蒙托夫根本就不知道雅库茨克有多少的守军。

  这几千人的华夏军队在外也需要后勤物资的,他们的物资是从哪里来的呢?

  还有这些人非要在野外拖住自己,难道是雅库茨克那里的兵力空虚吗?

  种种问题不停地跳出来,让莱蒙托夫的思路有些混乱。

  没有了物资,他不得部将队伍从新化整为零,总不能让士兵们跟在自己的身边挨饿。

  最终莱蒙托夫,还是选择继续向雅库茨克前进,哥萨克骑兵从来没有连目标都没有看到就退回去的。

  莱蒙托夫丢不了这个人。

  所以折腾了一圈之后,北路的哥萨克骑兵损失了三千人马。断绝了所有的后勤补给,又再次回到了原点之上。

  这次莱蒙托夫加快了速度。他认为只要赶到雅库茨克城下,一切的敌人都会现身。

  和尔郭斯卡伦、奇齐克卡伦、奎屯卡伦、博罗呼济尔卡伦、烘郭尔鄂笼卡伦、惠番卡伦,以上六个卡伦在伊犁西境与塔尔巴哈台的卡伦一起守护着原本清廷和哈萨克汗国之间的边界。

  奇齐克卡伦就在巴勒喀什湖与南边的伊尔该图山之间。

  在这里伊尔该图山与巴勒喀什湖之间又一条狭长的通道。

  每年都会与一些哈萨克的游牧部落会从这里偷渡到伊犁河谷进行夏季放牧。每年驻守在卡伦的士兵都要拦截大量的人。

  这里的卡伦中驻守的士兵,不仅又八旗的士兵,更多的是汉人士兵,这其中很多都是出自汉八旗。

  自乾隆之后,各地都开始的裁撤汉八旗,为了安置这些人,清廷将他们大量迁移到边境地区驻守。

  这些卡伦里的士兵家人也是住在这里,他们轮流在卡伦里驻守,休沐了就回到家中帮衬。

  罗大林已经四十多岁了,算是卡伦中的老兵,但是他依然驻守着卡伦。

  因为他要是不在这里驻守,那么就要让家中的儿子顶替他,所以这个老兵虽然脸上满是的岁月留下的痕迹,但是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守边工作。

  湖边的风非常的大,在巴勒喀什胡的岸边驻守,每个人都是黝黑的,并非是被晒的,而是被这里的风吹的。

  已经是七月份了,大夏天的,但是这里的夜晚依然很冷,靠近河边还好,要是再往东进到伊犁河畔的沙漠,那里的夜晚更加的寒冷。

  有时候遇到一些熟悉的哈萨克部落,罗大林也会放他们的过境。

  不过会跟他们收取的一定数量的牲畜作为过路费。

  这个事情算是守卫卡伦的士卒的一点点额外收入。

  他们这些守卫卡伦的戍卒军饷低的可怜,他们的主要报酬还是伊犁河畔分给他们的农田。

  伊犁河发源于天山,流入巴勒喀什湖,是西域一条主要河流。

  其上游的河谷地带土地肥沃,适合耕种,远离河道的高山坡地有着非常好高山草场,适合放牧。

  下游地区海拔较低,但是干旱少雨,只有河道的两边受到伊犁河的滋润,能够开辟成为农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