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三章 演讲-第2/4页



  “这样的成就即使是在梅特涅时代也是不可想象的。”

  ……

  这样的话语都相继出现在报纸费。

  梅特涅是奥地利历史上最有名的外交家。

  他于1801年后相继成为奥地利驻萨克森、普鲁士、法国大使。

  自1809年开始任奥地利帝国的外交大臣,1815年主持维也纳会议,1821年起兼任奥地利帝国首相。

  任内成为“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的核心人物。

  他反对一切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和革命运动,在欧洲形成以“正统主义”和“大国均势”为核心的梅特涅体系达三十余年。

  鲍尔能够被人们与梅特涅相提并论,足够他骄傲的。

  “王公使,干杯。”鲍尔走到了王韬的边上,他的手中拿着一支高脚杯。

  两人只见过几面,此时却像老朋友一般。

  “鲍尔先生,非常感谢您邀请我来参加今天的这场酒会。”王韬举杯道。

  这种外交人员聚会的场合,对于从事外交工作的王韬来说非常的重要。

  首先,他在这里露脸可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否则以后出现在正式的外交场合,人家会说:“你谁啊?”

  但是经常参加外交酒会之后,人家就会说:“我在谁谁谁的酒会上见过你。”

  现在国际上有能力登上外交舞台的国家就那么几个。外交家的圈子是一个小圈子。

  王韬以后要想继续在欧洲搞外交,就必须要融入这个圈子。

  今天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之前,他在欧洲游历,虽然顶着一个公使的头衔。

  但是,他认识的人跟多是当地的学者,人家也大都是将他当作一个来自东方的学者来看待。

  今天这个场合,几乎集合了整个欧洲的外交官。

  等一会儿,他有一个演讲的机会。

  王韬,已经精心准备好了。他今天要向大家展示一个开放包容的华夏形象。

  他在欧洲这里得到的最新消息是淮海军占领了浙江福建,准备改编为复兴军,开启推翻满清的大幕。

  但是这个消息出发的时间距离现在已经几个月了,相信现在复兴军一定取得了更大的胜利了吧。

  在欧洲这里,王韬没办法得得到即时得信息。

  他现在的身份还是清国驻欧洲的公使,虽然这个身份还是半伪造的,但是欧洲人是认可的。

  在欧洲可没有第二个人自称中国公使。

  实际上无论国内的情况如何,王韬都可以自称中国公使。

  哪怕是复兴军当权,欧洲人对中国的称呼都不会变。

  “鲍尔先生,我们华夏随时欢迎你们奥地利代表团到华夏去访问。”王韬微笑着说道。

  “哦,真的吗?那真是太好了。”能够得到王韬的亲自邀请,鲍尔的心中非常的高兴。

  这意味着奥地利也可以跻身于东方的贸易。

  这是目前全世界最赚钱的贸易路线。至于奥地利跟中国交易,可以拿出什么商品,那就是奥地利自己的事情了。

  “王公使,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奥地利下个月就可以派遣一支代表团到华夏去,到时候,我们希望可以向英法一样在中国设立公使馆。”鲍尔有些急不可耐了。

  皇帝陛下让自己接近这个王韬不就是希望能够从东方贸易分一杯羹吗?

  只要中国人自己答应了,到时候英法也不好出面阻止奥地利进入东方吧。

  “这完全没有问题,到时候我会给国内出一份报告,派人跟你们一起回去。鲍尔先生,到时候我们可能会有两艘船跟着奥地利的使团一起回去。希望,沿途能够得到使团的照应。”

  “可以,这都是小事。”

  两人就这样敲定了两国之间的交往。

  至于跟奥地利使团一起回国的两艘船,是王韬在欧洲这里租用的。

  船上将在载着回国的留学生,以及最近一段时间在欧洲搜集的人才。

  季明山他们的欧洲站还有一项任务就是协助王韬在欧洲捞人。

  “各位先生们,今天我要隆重介绍来自中国的王韬先生。”

  宴会的大厅前方有一个演讲台。

  此时,宴会的主人鲍尔上台宣布道,底下的人出于礼节,全部驻足鼓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