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八章 赴奥远征军-第2/3页
随着一声哨响,士兵们踩着跳板,一列列整齐地上船。
码头上报社的摄影师对着这一幕按下快门。随着一声镁粉爆燃的声音,相机记录下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中国的军队终于再次踏上远方的土地。
自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老百姓看了很多的外国军队踏上中国的土地。
这次,淮海军的这支军队将用自己的脚步,带着大家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这次出兵,除了医疗队,还有一支战地记者的队伍跟着军队一起出发。
他们将用自己的笔,用自己的相机,去给中国的百姓描述克里米亚的战争。
接着这次机会,淮海军的报纸还着重宣传了奥斯曼帝国,介绍这个国家如何因为腐朽的体制,而被列强一步步蚕食瓜分。
也介绍了沙俄这个贪婪的帝国,大家也从中知道了朝廷竟然割让了那么多的土地给沙俄。
同时淮海军接着这个机会号召更多的年轻人到远东去,去保卫我们的国土。
没想到在淮海军的治下,还真有很多热血的年轻人报名前去。
随着军队陆续上传上船。
董书恒跟几位公使告辞,然后,他找到了准备最后上船的刘青南。
“青南,最近有人跟我说现在这个时候,是剿灭满清的最后关口,派兵出国简直是本末倒置,是劳民伤财,你怎么看?”
“总统,不必在意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我相信总统您一定有自己的深意。我也知道您让我出去也不仅仅是看看人家英法怎么打仗这么简单。”
董书恒很欣慰地对刘青南微微一笑,他很喜欢这个憨厚的汉子,这样纯粹的军人最可爱。
“是的,青南,多少年了,我们的军队没有踏出过国门,只有别人打到我们的家门口。这样一直被动挨打,我们的百姓完全都没有大国的精气神。”
“上流的一小撮人还在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可是他们只是在自欺欺人。上国地位是靠军队和文化去支撑的。上国的军队应该有勇气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实话跟你说,你不一定赶得上覆灭满清的战斗。但是你不要有遗憾。我以前跟你们说过,我不喜欢打内战,一个合格的将军是要在外战中磨练出来的,只有在外战中取得胜利的将军才能称得上民族英雄。”
“至于接下来跟清廷的战斗,那只是我们淮海军成立之后的武装大游行。相信我,那样的战斗你会觉得索然无味的。”
“去克里米亚吧,那里是异族的土地,是异族的人民,在那里战斗,你们将毫无顾忌,去接受铁与血的考验。”
董书恒平时很少跟刘青南说这么多的话,因为刘青南在跟他说话的时候一般只会点头。
不过今天董书恒说的这些话,倒是让刘青南热血沸腾。
他为自己这次的选择感到庆幸。他将是淮海军中第一个走出去的将军。
原本因为无法参加灭清战斗而失落的心,一下子又变得火热起来。
告别了刘青南,看着船队缓缓地沿着黄浦江渐行渐远。董书恒的眼中满是期待。
当天,董书恒并没有回到江宁,而是直接乘船北上到了海门。
南下的军队已经集结完毕,今天同样是淮海军向闽浙发动战争的日子。
白天的远征军出征仪式,只是对淮海军近期频繁调动使得的一个障眼法。
有了远征军出动,这段时间淮海军频繁动作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顾克利又回到了自己离开几个月的海门,这个港口一直在变化,几月不见,港口周围的建筑又增加了很多。大部分是商铺、旅馆和仓库。
这次回来他整整带回来一个师人马。
虽然说是新整编的军队,但是这些士兵可不是新兵。按照淮海军的模式,他们都是从二线部队和民兵中选拔出来的。
这支军队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里面有一部分的军官是原来的太平军。也就是原来东王府底下投诚过来的军官。
这部分人完成军校的短期课程,正好被补充到新编的第六师中去担任基层军官。
这次出征不仅是对第六师的考验,也是对这些人的考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