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一章 穿越的高考-第2/3页



  臭中带香,香中带臭,光是这味道就已经开始冲击董书恒的味蕾了。

  “走,带你们去吃点好东西!”说着带着二女顺着味道找了过去。

  果然,在街道的一角,董书恒看到了一个平板车做的摊子。

  摊子很小,就一个小火炉,底下可以烧木柴,炉子上有个铁锅,锅里面是农家的菜油。这会儿没生意,摊主将柴火给撤掉了。

  炉子边上是一个木头台子,台子上的竹篓子上整齐地码着黑乎乎的东西,一块一块,整整齐齐。

  “大爷,帮我们来三串炸臭豆干。”

  “好嘞,这位少爷,您稍等。”

  说着,老汉将木柴又加进了火炉中,就着底下的底火,一会儿火苗就窜了上来。

  这时。摊子边又来了一男一女,都是长的极为精悍。

  “这位少爷先让我俩来两串吧,我们赶时间。”

  董书恒无奈地笑了笑,说道:“好吧,我请了!”

  “多谢!”

  这两人自然是内卫扮的。

  董书恒也没有怪罪他们,这些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安全。

  而且董书恒自己也是很怕死的。像这样的微服出巡,他已经很少做了。

  老头,见顾客没有争,就安心地做了起来。

  这竹篓子上摆着的臭豆干,成色非常好,可见发酵得很到位。

  “老大爷,您是徽州过来的吗?”董书恒问道。

  做这种发酵的东西,臭豆腐,臭鳜鱼什么的,一般都是安徽那边的人擅长制作。

  皖南那里丘陵地形,潮湿多雨,有利于食物的发酵,才能做出那么美味的食材。

  只有那样的环境才孕育出那样的美食。大部分美食的产生都跟当地的环境有关系。

  “这位少爷真是好眼力,老汉早年确是从徽州逃荒到的江宁。靠着这个手艺才在城中安了家。以前的江宁多是达官贵人,经常会有庙会,老汉就到处赶着去摆摊子。”

  “一会儿您尝了老汉的手艺就知道了。”

  “不用尝,我一看您这个臭豆腐的成色就知道好吃。”董书恒笑着说道。

  “少爷,莫非也是徽州出来的?”

  “啊?不是,我只是好这一口而已。”

  两个女孩似乎没吃过这东西,看着有些发怵。但是当着老汉的面又不好意思说出来。

  董书恒看出了她俩的顾虑。

  “你俩别怕,这东西,你们现在闻着味道怪怪的。等会儿尝了就知道了,那是味中极品,其实就是豆腐经过发酵坐成的,酱油还是黄豆发酵做出来的呢,你们平时不是照样吃吗?”董书恒回过头去跟两个姑娘小声地嘀咕道。

  这个时间,老人的油锅已经烧热了。两个内卫站在靠近锅前的位置。

  只见老汉拿起一根竹签,很熟练地从臭豆腐的侧面穿了进去,一根竹签上刚好串上五块臭豆腐。

  臭豆腐形状扁扁的,从侧面穿上去,正好将最大的那个面对着外面。

  油锅中用的油是菜油,在长江沿岸种植油菜的农户比较多。

  大家大多使用边角地、或者是不好种粮食的河滩地种上油菜。春天的时候到处都能够见到一片片的油菜花,算是江南的一道美景。

  菜油的味道很浓郁,用来炸臭豆腐可以赋予臭豆腐不同的风味。

  第一锅,老汉炸了四串,全被两个内卫要了过去。

  只见这一男一女,一手一串,左右开工,烫的嘴巴子都张开了直哈气,但是嘴巴还是不受控制地咬向下一块。

  看得董书恒忍不住流口水。二女没吃过,还没啥感觉,但是董书恒可是尝过那东西的滋味的。

  还好,老师傅已经在做第二锅了。

  这个锅子不大,一次只能够炸四串。

  两个内卫坑次坑次地吃好了,满足地走到了一边。

  完了还不忘对董书恒点了点头。

  董书恒懒得理他俩,两只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老人家用一把竹夹子给臭豆串翻面儿。

  “老人家,您在这摆摊,生意怎么养?”

  “还好,不过我家里面好几张嘴要养活。”

  “您老这个年纪,家中应该有壮劳力啊?”

  董书恒看这老汉的年纪也有五六十岁,在这个年代,算不得小了。

  “嗨,别提了,我那儿子前几年被拉了壮丁,也不知道哪里去了。”老人显然说到了伤心处,不自觉地低下头,不过倒是没有眼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