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开城(为盟主地月总督府门卫加更)-第2/2页
“别是被石虎灭掉的鲜卑段吧?”董加罗见段义羡拿出了族谱,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孤独麦客“这——是!”杨诏脑筋急转弯,道:“其实,我家乃斩杀项羽的赤泉侯杨喜后人。”
邵明义肃然起敬,道:“果是忠良之后,可有族谱?”
“有……有的。”杨诏答道。
“都是大国望族后裔,今后自当在中枢报效朝廷,圣人也很喜欢任用忠良望族之后。”邵明义说道:“这样吧。我还没保举过官员呢,这几日便写份奏疏,保举诸位入京任官,如何?你等入朝后,亦可在大理宣传一番,喜事嘛,让越多人知道越好。中原还有段氏、杨氏、董氏后人,亦可走走亲戚、攀攀交情,认祖归宗。”
“遵命。”杨、董、段三人齐声应道。
李唐宾在旁边看了半天戏,就一个感觉,这个燕王真他妈是圣人的好儿子,黑!
******
羊苴咩城中,人心惶惶。
剑川、银生、丽水、永昌四镇兵马不见踪影,东京也没甚动静,形势还不明朗吗?
而随着西洱河诸大族兵马的次第到来,守军的最后一丝抵抗意志也被瓦解了。
这几日,不断有人缒城而出,向夏军投降。
郑仁旻想升朝议事,却发现官员所剩无几,于是愈发绝望,把自己关在宫中,借酒浇愁。
二十八日,清平官赵善政入宫觐见,君臣二人抱头痛哭。
哭完,赵善政抹了把眼泪,吞吞吐吐道:“骠信,事已至此……”
“你可是劝我投降?”郑仁旻一拍桌子,大喝一声,问道。
侍卫们在外间探头探脑,不断张望。
赵善政心中一紧,连忙道:“骠信误会了。老夫来此间,是劝骠信保重龙体。国事并未至不可为之处,城中尚有兵马三万余人,粮草充足,只要坚守待援,夏人定然解围而去。”
“你不是来劝我出降的?”郑仁旻半信半疑。
“陛下如何误会老夫?”赵善政泣道:“老夫若要降,当初大渡河时便降了,何需等到今日?”
他还真是来劝郑仁旻出降的。
夏主并不嗜杀,听段义宗说,渤海国主还好端端地活着,每月都有钱粮赐下,骠信若降,寓居洛阳之时,还能做个伴,不挺好么?难道真要与城偕亡?
但方才探听郑仁旻的口气,发现他似乎还不太愿意降,为免把自己搭进去,只能改口了。
“段义宗不见踪影,诸官纷纷走避……”郑仁旻亦泣道:“到头来,竟然是赵昶最忠。”
“先帝驾崩之时,拉着老夫的手托付国事,每每思及,都哀恸不已。”赵善政又擦了下眼泪,道:“骠信一定要保重龙体,待夏兵退走之后,还要出来收拾国事呢。”
郑仁旻心情稍稍好转,重新燃起了信心,道:“元知道以前做错了很多事,若真能迫退夏兵,一定励精图治,届时还要赵昶多多辅左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