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入乡随俗’-第3/4页





        可是这一次的战争,郑买嗣犯了经验性错误。

        以往大唐军力进攻南诏,统军者忌惮朝廷加罪,不敢做出有违大唐官制的事情。

        于是,大唐军力只能大肆杀戮积累军功,说白了一锤子买卖,得了军功拍屁股走人。

        例如,给予南诏沉重打击的高骈,那时候的高骈纯粹唐朝重臣,根本不敢有占据南诏称王的想法。

        高骈任职淮南节度使,眼看朝廷昏庸势弱,才起了背叛心思,割据淮南道拒绝朝廷调度。

        韦扶风进攻南诏之时,大唐朝廷名存实亡,管不得他。

        大军强势入侵,辅以入乡随俗的归治措施,甚至穿上南诏皇帝的衣袍‘蛮族化’,完全就是独立称王的行径。

        假如换成韦扶风的祖先韦皋,打死也不敢犯下诛灭九族的大罪。

        .......

        (本章未完,请翻页)

        韦扶风北上走的颇为谨慎,一是防范蛮族偷袭,二是防范吐蕃进袭。

        根据令狐婉儿使出的斥候回报,南诏弃守的铁桥城,如今被两千吐蕃军占据。

        吐蕃军占据铁桥城,使得斥候无法继续获取更多的吐蕃动向。

        剑川城与铁桥城的距离,相当于与大理城的距离,如今驻守五千川南军,其中参杂三千奴隶降兵。

        假如吐蕃数万军力进犯,剑川城守不住。

        韦扶风调来的三千骑兵,已然抵达剑川城北边的桑川县(今属于丽江纳西族)驻扎。

        战略上,韦扶风有三个抉择,一是出使谈判,开通商道,给予吐蕃满意的好处,谋求相安。

        二是出兵夺取铁桥城,占据地利,但先发制人的后果,很可能引发后续大战。

        三是放出风声欲夺铁桥城,引诱吐蕃急切进犯。

        吐蕃经历过拥立赞普的分裂内战,分裂成为很多部落联盟,部落联盟遇到进犯,能够同仇敌忾的迅速支援。

        但是涉及集结兵力出征,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协商。

        韦扶风断定郑买嗣出使吐蕃,吐蕃必然会答应联合,但利益的协商和出兵多少,需要时间完成。

        吐蕃先头占据铁桥城,南诏商人有去无回,足以说明吐蕃在备战,或许是在等候郑买嗣自南方反扑,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最新信息,郑买嗣正在寻求南方蛮族支持,聚兵。

        南方的十个黑齿部落(傣族),势力颇为强大,类似黔中道南方的生僚,归附南诏很久,隶属银生节度地域。

        但事实上只是纳贡,不接受南诏的府兵制。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