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皇帝出奔-第3/4页





        七月上旬,李茂贞集结三万大军,突兀的兵锋指向长安。

        昭宗皇帝闻讯惊恐之极,下令长安军力阻挡,朝廷军力出战,与凤翔军交锋一触溃败。

        昭宗闻讯,举家惊恐出逃长安,宗室诸王,文武百官也有备的举家追随。

        长安城内一片混乱,到处都是惊惶逃走的人口,城门拥挤不堪。

        凤翔军抵达长安城,入城大肆劫掠,奸-淫烧杀,大明宫也未能幸免,浓烟弥天,经历了最惨重的一次破坏。

        昭宗惊惶出逃,溃败的军力加上守军,还有两万多追随护驾,另有官员勋贵家眷数千,以及数万百姓跟随。

        逃出长安,昭宗不知该去往何方避难,仓促的车驾前与群臣商议,有的说韦相在商州,可去商州,继而南下。

        但反驳者说,凤翔军正与川南军大战,陛下去往商州,凤翔军必然不肯罢休的追杀,能够让凤翔军畏惧者,只有河东军,陛下去往河东,诏令河东军讨伐李茂贞。

        有的大臣说,河东

        (本章未完,请翻页)

        军正与魏博军交战,自顾不暇,再说河东军的本质沙陀人,不能真心效忠陛下。

        陛下去往,必然沦为傀儡,反让河东军挟天子的正统号令。

        大臣各抒己见,总结只有两个方向,南下或北往,最终看了昭宗如何决策。

        昭宗脸色铁青,默然不语。

        良久,何皇后也在车中,忍不住小声:“陛下,玉彤在南方。”

        昭宗皱眉,忽然沉声:“去往河东,朕要讨逆。”

        一锤定音,去往河东,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开拔。

        后方百姓获悉,顿时民心背离,混乱中,一半南下奔去武关道,一半向东去往潼关,大半走过潼关去往东都洛阳避难。

        官员与军力也出现背离,部分官员或携带家眷走奔,或者自身跟随皇帝,让家眷离开,还有数千将士逃离关内。

        衡王一家也在追随圣驾,他让王妃带着儿女南下。

        王妃流泪后悔:“当初不如南下。”

        衡王苦笑道:“背井离乡,那个愿意,当初南方的局势未必安稳。”

        “郎君不如一起走吧。”王妃劝道。

        衡王摇头道:“走不得,此时背叛皇帝,后果恶劣,让你们离开,已是涉嫌不忠,快走吧,李茂贞贼兵或许追杀将至。”

        王妃惊悚,一家人与衡王洒泪分别,在数百亲兵和家奴的保护下,匆匆南下。

        衡王目送,内心凄然,后悔当初,当初的他,怎么也想不到大唐朝廷没落于如此境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