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处境艰难的曹操



  颍川城下。

  大暑刚过,盛夏余威肆虐,天气依然炎热。

  刚攻打颍川城池未果,后退三十里扎营的周瑜,得知程普,黄盖,吕蒙等人前来,心中大惊,连忙接见。

  两厢见面,以程普为首,诸将迅速将鄱阳湖一战始末告知。

  “公瑾!”

  老将程普半跪在帐中,眼带泪花,双手抱拳,哭泣道:

  “都怪某家自大,以致有此败仗,无言见主公也,还请公瑾转告主公,普来生再报!”

  话毕,抽出腰间佩剑,就向脖子抹去。

  “老将军切勿如此!”

  周瑜大惊,连忙抓住程普的手,说道:

  “胜败乃兵家常事,老将军何至于此?”

  “正是,所谓兵无常势,凶险难测,老将军不必如此,还需留待有用之身,才好为主公效力!”

  诸葛瑾也上前,出言安慰。

  程普痛不欲生,无比自责,周瑜,诸葛瑾一阵安慰,最终才休了自刎谢罪之念。

  程普等人逃出荆南军的包围圈,一路紧赶,又累又饿,叙话没多久,周瑜便安排众人下去休息。

  随后,周瑜叫来随军书记官邓艾,和诸葛瑾等人商议。

  “哎,没想到竟有藤甲兵这等奇异物事,吾失算也!”

  周瑜叹了口气,说道。

  众人默然,稍刻,诸葛瑾说道:

  “公瑾,鄱阳湖之军即灭,丹阳郡,吴郡危矣!当务之急,除了通知主公外,须尽快于曹操议和,罢兵休战,然后迅速回兵江东才是!”

  “只能如此了!”

  周瑜再度叹了口气,眉头紧锁,犹豫道:

  “只是……,前日主公来信,上月司马懿用计,在渔阳郡火烧公孙言,灭了五万骑兵,夏侯惇压力大减,遂派曹真率五万人支援藏霸和曹洪!”

  “如今,主公处压力大增,已无力北上,更无法和辽东公孙会军于冀州,我军又在颍川不得寸进!”

  “这种情况下,曹操定会顺势反攻,企图夺回失去土地,岂能放我军安然返回?”

  “这……!”

  诸葛瑾张了张口,说不出话来。

  有个事实,没人说出口,但所有人都心里有数。

  即,以邢道荣的野心,既然灭了鄱阳湖之军,此刻必然已经兵发丹阳郡,恐怕就在程普等人来此路上,便已经兵临建业城下。

  换句话说,长江以南,已经无可救药!

  如此局面,已经不是救不救老巢丹阳郡和吴郡的问题了,而是如何生存下来!

  虽然夺取了大半豫州,还得了徐州和青州,但这些地方,都是新取之地,毫无根基可言。

  一旦曹军反攻,甚至邢道荣再挥军北上,以孙权和周瑜目前的兵力,立刻便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周瑜面眉头深皱,诸葛瑾面色沉重,皆沉默不语,一时间,帐中一片安静。

  “大都督,吾、吾有一言,不知当说不、不当说?”

  良久,一旁的邓艾,颇为小心的问道。

  “士载有何良策,但说无妨!”

  看了邓艾一言,周瑜说道。

  “喏!”

  邓艾向周瑜拱手一礼,又向诸葛瑾一拱手,这才说道:

  “现下,江东重地,裸露在荆南军兵锋之下,无论如何,都难自保,故,我军须另想立足之地也!”

  闻言,周瑜和诸葛瑾都看了邓艾一眼,随即若有所思。

  当局者迷,他们的根基均在江东,此刻想更多的,是如何保住江东不失,却没想到这一点。

  周瑜眼光闪了闪,示意邓艾继续说下去。

  “其实……!”

  得到周瑜鼓励,邓艾看了两人一眼,说道:

  “豫州,徐州,青州,皆乃中原繁华之地,虽自黄巾起,便多经战乱,但赖曹操屯田之策,加上天地异变以来粮食充沛,人口依然众多!”

  顿了顿了,再看周瑜和诸葛瑾,发现两人脸色颇有动容,邓艾继续说道:

  “故,在艾看来,此三州足以成为王霸基业,甚至,以此三州之地杰人灵,基业之雄厚,尚在南方扬州一州之地之上也!”

  听了这话,周瑜和诸葛瑾脸色一变,互相对视一眼,随即缓缓点头。

  还是那句话,旁观者清,撇开对老家的感情,邓艾说的不无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