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英勇之师-第3/4页
每一次都以单独的小股日军作为目标,且丝毫不恋战,一旦偷袭得手,重创鬼子部队之后立马后撤。
这种战术倒是与八路军的游击战战术有些相似,想到这里周卫国忽然有些感慨起来。
倘若国军可以做出正确的战略布署,以中华大地广阔的战略纵深来拖延日军,并运用游击战等各种战术拖垮消耗日军的有生力量。
这场日军与国军之间的较量,胜负尚未可知。
只是了解过这两支部队的周卫国终究知道,国军与八路军之间有着最本质的区别——信仰是决然不同的。
如果说国军是从旧军阀之中脱离出来的不算太旧军阀的部队。
八路军可就是完完全全的一支心怀信仰的新军!
新军的起初或许差强人意,可只要心怀这种信仰,塑建军魂,一旦逐渐壮大起来,必将以燎原之势席卷九州,势不可挡。
相形见绌之下,国军就让人失望的太多了。
淞沪会战的大溃败与眼前这场保卫战的大溃败,人心的自私,军心的背向,无不证明如此。
这也是为什么前世周卫国在加入八路军之后,后来再与国军相遇,却从未想过脱离八路军重新返回国军的缘由。
相反,倘若周卫国一早便是从八路军走出去的,无论如何怕是也不会选择加入国军。
这两支队伍有着根本性质上的区别。
……………………
周卫国的计划的确成功了。
跟在独立团大后方突围的八十三军与六十六军某部愕然地发现,日军似乎都被吸引到了前部的某个区域。
他们突围的这个与东向稍微有些偏差的方向,反倒是一路风平浪静。
邓军长为此纳闷不已,“先前我军一路突围,与日军数次激烈交战,日军方早就应该注意到我们这支突围的主力部队才是,怎么这会儿倒是不见动静了。”
参谋长推测道:“会不会是独立连吸引了鬼子的火力?”
邓军长摇了摇头,断然道:“这绝不可能,独立连才多少人马?不久之前我们听到过远方传来的枪声,从激烈程度来看,与日军交战的至少有两个团主力,可除了我们八十三军、六十六军和七十四军之外,难道还有其他部队选择从正面突围了不成?”
毫无头绪之下,邓军长当即派了一个侦查班,向战斗的方向摸进,探查具体的情况。
日军指挥部的军官们此刻也是一脸懵。
先是从南向追击从光华门逃脱的中国守军主力。
结果跟了一路,看了一路的车辙也没追到个人影,还追丢了。
紧接着东向的帝国部队不断遭受到突围出去的中国军队的突袭。
被偷袭的部队凭借中国军队凶猛的火力判断,多半是中国军队的主力部队。
日军指挥部当即下达作战部署,让东向驻守的部队竭力阻拦中国军队的突围。
甚至有日军军官判断,眼前出现的这支中国守军,正是不久之前与帝国部队发生过遭遇战的那支中国军(八十三军)。
就这样,日军虽然纳闷八十三军为何会转移的如此之快,还是第一时间将兵力部署了过去,反倒是给了八十三军可乘之机。
邓军长抓住周卫国给他创造出来的机会,带领部队迅速突围。
另一边,周卫国数次化险为夷,一路将部队带到了南京边界,原本准备一鼓作气突围出去,却又遇到了日军的最后一道防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