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降奇兵-第2/3页



  一个寻常的周四早晨。

  “跳楼了,有人要跳楼!”

  华威大厦的副楼平台上,坐着一个头发蓬乱,神情沮丧的中年男子。楼底下的人行道上,潮水般围拢过来一帮看客,仰头望向十层楼上的那个黑点。

  急促的电话铃声,将艾薇从睡梦中惊醒,她睡眼朦胧地伸出手,摸到床头柜上的手机。当看到来电显示的那一瞬,她打了一个激灵,猛地从床上坐起来,脑子瞬间清醒了。

  “喂,冰姐。”艾薇的声音还带着刚睡醒时的沙哑。

  电话那头,是平静且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语调。

  “你在家吗?”

  “在。”

  “华威大厦顶楼,一个男人想跳楼。你立刻打车赶过去,不管用手机也好,DV机也好,务必拍到现场画面,重点拍些警察出面劝阻的场面,争取能发今天的午间新闻。我已经让杨晓超带着摄像机,正在赶去现场的路上。男子的背景资料,我会发到工作群里。”

  电话那头的话语像机关枪一样,不带半点犹豫,“哒哒哒”地冲进艾薇的耳朵里。

  “明白,我马上出发。”艾薇还来不及思考,嘴里惯性地蹦出一句。

  她挂上电话,跳下床,抓起昨晚换下的T恤和牛仔裤,迅速套上身。紧接着打开储物柜,将备用的DV摄像机装进双肩包,顶着满脸的油光和凌乱的头发,登上洗得泛白的蓝色帆布鞋,急匆匆冲出了家门。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这便是艾薇生活的常态——二十四小时保持手机畅通,一旦接到突发的采访任务,不论是在睡梦之中还是在休闲之时,都要争分夺秒地赶赴事发现场。

  “我们需要的是最及时,最具冲击力,最真实的第一手新闻”——这是她的组训。

  今天是艾薇轮休的日子,昨晚加班到凌晨,原以为可以美美地睡个懒觉,没想到短暂的安逸又泡汤了。

  半小时前,珠澳电视台新闻频道的会议室里,总监、主编、主任记者、值班编辑等一众人,按惯例围坐在桌前,进行当天的选题策划会。

  这群人每天的目标看似单一明确,在规定时间,规定长度内,制作出新闻节目,确保它在电视上安全无误地播出。然而这份工作本身又蕴含着无限的精彩,新闻时刻都在发生,对一个新闻人来说,永远不知道下一秒将要面对的是什么。

  轮到主任记者白冰发言。她年纪在四十岁上下,表情严肃,目光锐利,蓬松干练的短发,修饰了微突的颧骨。

  白冰是社会新闻部的负责人,主任记者里唯一的女性。她入行十五年,算是个老新闻人了。

  她手拿着选题单,简要地讲述民生新闻组今日策划的选题,“今天将继续重点关注股市方面的新闻,推出深度报道第三期——融资融券业务给中国股民带来了什么?”

  今年夏天,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上证指数暴跌三分之一,每日都有上千只股票持续跌停。大批原本安分守己的中小股民,由于使用了新生的融资融券业务,导致血本无归甚至负债累累。

  主编吴有为倚坐在椅子上,有规律地盘摸着手上那串油光发亮的紫檀木珠子。他耷拉着嘴角,紧皱眉头,盯着选题单上的“股市”两字出神。

  一提起股市,吴有为的骨头都开始发疼,身边的白冰说了些什么,他一个字也没听进去。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的心情和多年来的积蓄,像坐跳楼机一样,从顶峰瞬间跌落至谷底。

  不幸之中的万幸,他被老婆死死摁住,没有去开通新出炉的杠杆业务。他身边的朋友,不少人抱着“搏一搏”的心态,使用了融资杠杆,少则损失几十万,多则几百上千万。

  吴有为不由自主地看了眼手机,才八点四十。昨晚证监会又放出新的利好消息,不知道今日的股市,将会有什么样的表现。这一个月以来,每天早上的九点三十分,对股民来说,就像是一道被诅咒了的门槛,只要跨过去,便是又一次的剥皮抽筋。

  每日例牌的会议接近尾声,新闻部总监刘建勇,做最后的总结陈词,台词十年如一日,“各岗位开干,散会。”

  “等等。”当班编辑樊静静,瞪大双眼盯着手机,“朋友圈里有人发图,华威大厦楼顶有一男子想跳楼,据说是银行职员,好像是因为炒股欠了很多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