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集 钟鸣竹林寺-第2/3页



  忽一日,有客至,送上幼女,言道:此乃忠义亲王嫡亲血脉,因要上位,私下联络陕甘教民,许下重诺,他日若登大宝,此皇家女可为圣女。

  现如今,若想翻盘,可将此女交到他们手中,起义军推翻朝廷。

  严元怎可信这等之言,一个幼女系天下安危?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痛斥来客后,将幼女留在身边,以免被人利用。孰料来人心存祸端,故意将消息走漏,引来忠信王。不得已,求救于傅青主,方才有了刚才的一幕。

  忠信王大怒:“卑鄙!此等行径,与卖女和亲有何两样?数典忘祖的混账们!”

  傅山苦苦哀求,此事化解在民间最好。一来无损天家颜面也不至于血脉相残;二来此女从此归于民间隐姓埋名,只求平安度日,时日一久便可遗忘在世间。

  忠信王思筹良久,刚说一个可字。就听得寺内钟声大作,须臾间山下喊杀声四起。忠信王的护卫立即将王爷护在中间,刀剑出鞘,恶狠狠看向那一僧一道。

  傅青主大喊一声:“不对!习斋兄,贵女何在?”

  颜元一愣:“就在庙中啊。”转身奔回禅林,傅山紧随其后。推开客舍房门一看,哪里还有人在?

  两个人面面相觑,大呼中计。好一招调虎离山金蝉脱壳之计。

  先是将他们两个人拖在竹林寺,再用他二人拖住忠信王。趁此不备之时,再将人偷偷带走。寺里的钟声定是信号,山下的人肯定动手截杀。

  “是谁偷偷放走的人?!”颜元大怒,这岂不是将他和好友陷于不忠不义吗?

  贵女死,则诬陷忠信王,还要怪罪他二人看护不力,甚至有出卖的嫌疑。

  贵女生,必定是背后之人带走,以后将会以她的身世,掀起滔天巨浪。

  忠信王也看出这里面必有阴谋,哼了一声带人下山,只希望自己留的后手能截住这场风波。

  傅、颜二人跺跺脚紧随其后,希望一切都不要太迟。

  再说说山下,夜已深沉,一位妇人带着小丫鬟走进了洗浴的帐篷,林家几个人帮着把热水抬过来,赵嬷嬷进去片刻后就抱着空锅出来,林家人赶紧上前帮忙,说说笑笑就回了车后的帐篷,再无声息。

  数十道目光紧紧的盯着他们,确认无误后,一道烟花飞起,禅院钟声敲响,悠悠荡荡传到山下。本来四散休憩的人群中,忽然有人大喊一声:“迎圣女!”

  呼啦啦爬起来一群人,不分男女老少,抄着家伙就直奔路边那几辆车杀去。还有一个事儿多的家伙,大喊一句:“其余人等不可乱动。”边说便跳上林家的一辆车顶:“乱动者死,哎哟!”腿一软就摔了下来。

  他的同伙此时已经和车中的护卫厮杀起来,一时也顾不上他。

  李想关了防狼器开关,嘴里说着:“快把他绑起来,记住我教你们的法子,不要乱。”

  那个汉子也是倒霉,被几双手同时拉住脚踝,死命的往后拉,一路上磕磕绊绊,鼻青脸肿。

  书中暗言,这山下此时有三股人马。其一是暗中出寺的贵女一行人,身边侍卫藏得严实,现在杀出来竟有十数名之多。

  其二便是之前被老车夫识破的那些官兵,也就是山上忠信王的后手,封锁住山下路口,就怕有漏网之鱼。

  最后喊着迎圣女的这些人,才是那些一路聚集在此的旅人。也难怪老车夫没看出来,因为他们拿起刀是流寇,放下刀是良民,这一个个本色出演,焉能轻易被人识破。

  王府侍卫也是大吃一惊,怎地自家没动手,他们先打了起来。领头的姓苏,是个队正,手下来问:“打不打?”

  苏队正一指那个帐篷:“先抢人,要活的。”

  手下得令后,抄家伙直奔帐篷,路上但有阻拦的,一刀就砍下去,三股人马很快厮杀在一起。

  苏队正脚快刀狠,砍翻几个不长眼的,终于到了帐篷前,使劲一拉门帘。哗啦啦帐篷倒地,可是却人影皆无。

  一个贵女侍卫此刻也赶了过来,看见帐篷倒地,也没看清有人没人,一刀就奔苏队正后脑砍去,苏队正一矮身躲过这一刀,随手一撩刺了回去,嘴里还大喊一声:“人不在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