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八章 谋局-第3/4页
叶玄知道,这套衣服一定是母亲亲手缝制的,因为只有母亲才会在他们父子二人的衣服领子的里侧和衣袖一角绣上两片金黄的小叶子……
至于书信,虽然两封都是沉甸甸的,但封面上的字迹却是不同的,一封是“玄儿亲启”,另一封上写的是“林大哥亲启”。
冉冉的烛光下,叶玄先将那封虚子怜写给林潇云的书信收好,然后才慢慢打开了母亲寄来的信。
这一封家书满满当当写了有五张纸,可大都只是一个关切和叮嘱的话语,说的最多的便是要自己千万注意安全,家里没有什么大事,不必挂怀。
当然,关于虚子怜的事,叶玄上次寄信回去时向母亲交代过,所以信中也写的十分详细。
和叶玄所想相差无几,虽然虚子怜听说林潇云重伤卧病之后一连消沉了好几天,茶饭不思,心中也满是焦虑与痛苦,但那份情愫依然坚如磐石,从未曾动摇过,尽管她很想到建康来照顾林潇云,可由于母亲在荆州孤身一人,所以她从来没有松过口。
这一点,母亲在信中是这样说的:“子怜比之以往坚强了许多,虽然常常倚窗东望,茶饭不思,但自得消息以来,从未流过泪,也未说半句去往看望陪伴的话语。为娘看得出来,她的心念全在建康,可就算这样,她也一直强忍着思念,尽心尽力的侍奉在我身边,这件事,倒是为娘拖累她了,也觉得有些对不住她……”
就像当初看伊娄林寄给他的信一样,叶玄花了整整一个时辰,将母亲寄来的家书反反复复看了三遍,才恋恋不舍的放下了。
接着,他坐在席案前,又静静的看着那五张信纸出神了有足足半刻钟之久,最后才终于沉沉的叹了一口气,慢慢的将它们连带着信封,一张一张的烧成了灰烬。
这封信里有他最熟悉的笔墨字迹与言辞口吻,尽管他很想留在身边,但显然是不可能的。
在这样的龙潭虎穴,他不能留下任何破绽。
而那封寄给林潇云的书信,也要尽快交到他手里去,不能在身边久留。
至于衣裳,应该是母亲专门考虑过的,用的只是寻常的布料,样式也很普通,穿在身上根本看不出什么来,所以也就无所谓了。
第二天,叶玄便让利无极联系了老吴,让他安排一个时间,自己要去城外见一次林潇云。
老吴的回复也是一如既往的快,在傍晚时分就让兰府的一名暗卫秘密接触了利无极,并告知了确切的时间,就在后天,也就是三月初二,上巳节的前一天。
而这一回,他们就不再需要兰府的人专程驾车接送了,上次走过的路,叶玄多多少少还记得。
所以他事先就告诉老吴,他和利无极出了城后,会沿着那条河一路上行,老吴只要派人在河边接应就好了。
在确定了出城的时间后,叶玄在第二天又去了一趟玄武街那边。
不过,他这次并没有去舞花苑,也没有去找语洛,而是带着利无极,把舞花苑周围所有的酒肆茶苑和青楼都转了个遍,其中也不乏有唐家的其他产业,所以难免会碰到商行里的熟面孔。
但就算是这样,也不会有任何人怀疑他的举动,因为认识他的人,几乎都听说了前些时间唐孚准备将“泉清茶苑”交给他来打点的传言。
而这泉清茶苑,就在玄武街上。
当然,这也多亏了唐辰儿,不然,他走马观花似的从一家酒肆转到另一家茶苑,而且每到一处地方,都要点上酒菜清茶,找店中视野最开阔的地方坐上半个时辰,这样不正常的行事,一定会惹来旁人的猜疑,这不是他想看到的。
这下倒是好,传言替他解释了一切,除了遇上商行里的其他几个管事,会遭受一番白眼和嫉妒之外,一切都顺利平静,而且合情合理。
当然,利无极是明白叶玄心思的,所以他对于舞花苑周围的这一片地方也观察的十分细致,以便自家小郎在交代事情时,他能第一时间理解通透,做出最好的安排。
一直到酉时初,叶玄和利无极二人顺带着在一家酒楼里吃了晚饭后,才往五护巷的方向而回。
当天晚上,叶玄洗漱后,就让莫澜早早回去睡了,然后独自一人,对照着那张建康城图,将舞花苑这一块地方重新临摹整理了一遍,接着他要结合今天一整天的所见所闻,列出一份详细的安排和周密的部署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