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八章 承平二年-第2/3页
莫等闲喝的有些高,摊在他自己的卧榻上,嘴里含含糊糊的不知道在念叨些什么,利无极手里提着一个酒壶,偶尔觉得口渴了就喝上两口,而莫澜依然如平日里那般安静的坐在那,忙着手里的活,只是会经常往门外的方向看一看。
见叶玄回来,莫澜脸上一喜,立马起身迎了过来,可在看到他身后的唐辰儿时,脚步却又不由自主的顿了顿。
“小郎回来了!”利无极也站起身来,挪了个位置,然后在火炉旁摆上两个蒲席,等叶玄和唐辰儿都坐下后,才重新落座。
唐辰儿眼神比较敏锐,一进来就看见了莫澜蒲席旁放着的竹篾和糊纸,笑道:“澜儿妹妹也在做祈天灯呢?”
莫澜看了一眼叶玄,点了点头,算是回答了。
叶玄听唐辰儿这样一说,这才看了看那些竹篾和糊纸,又看向低下头去的莫澜,笑道:“做两个吧,等会大家一起放灯,也热闹。”
听叶玄这么说,莫澜的眉梢扬起一抹喜悦的神色,然后又拿起竹篾,小心翼翼的编织起来。
唐辰儿也很自然的上前帮忙,三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话,将近小半个时辰后,一个祈天灯便做好了。
唐辰儿看着做好的祈天灯,又回头看了看屋外,笑道:“还是澜儿妹妹手巧,我只能帮忙打打下手,好像很晚了,我也要回去做两盏灯了,不然一会可就要被父亲和叔父笑话了!”
唐辰儿说着,起身告辞,叶玄站起身来送她出了月亮门,并说好一个时辰后带着莫澜一块去厅堂那边放灯。
不过,唐辰儿刚要走时,却好似想起了什么,停下脚步,从自己腰间的荷包里拿出几张裁剪整齐的红纸来,递到了叶玄跟前。
叶玄看了看红纸,又看了看唐辰儿,疑惑不解的问道:“这是什么?”
唐辰儿也是微微一愣,道:“写新年祝语的喜纸啊!不然还能是什么?”
“新年祝语?”
“嗯,难道燕表兄以前没有写过吗?”
叶玄摇了摇头,意识到了这可能是江左一带独有的新年风俗吧,于是笑道:“中原一带,好像是没有这个习惯的,这上面......要写些什么?”
唐辰儿看着灯光下叶玄一脸困惑的样子,不禁噗嗤一笑,道:“原来还有燕表兄不知道的事啊!就是今晚写一些祝福的话,然后明天折叠好送给对方就行了!”
“哦,原来是这样。”叶玄了然的点点头,接过了唐辰儿手里的红纸,所谓入乡随俗,更何况是这样有人情味的风俗,他自然没有回绝的理由。
唐辰儿看着他,轻轻一笑,转过身刚要离去,可又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了一句语气十分平淡的话:
“你刚才吹奏的曲子,很好听。”
唐辰儿的脚步顿了顿,脸上的神情在刹那间呆住了,下一刻,她轻掩红唇,一个十分灿烂的笑容绽放在眼角和眉梢,双颊俏红,头也不回的快步跑开了。
叶玄看着唐辰儿跑开的背影,笑得有些无奈,他不清楚自己刚才的那句夸赞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看着手里的红纸,轻轻叹了口气后,转身回了西院房中。
子时皇宫内的钟鸣,一如过去在洛阳那般,响彻全城。
唐辰儿和莫澜以及唐家的人在大院中放祈天灯的时候,叶玄只是在廊檐下看着,并没有上前,直到全城天灯飘满了夜空,他才慢慢走到庭院中,看着头顶盈盈冉冉的一片光海,若有所思的轻轻叹息了一声。
而与此同时,刘氏府邸的庭院内,一个修长曼妙的身影,看着祈天灯从雨儿手里缓缓飞起,也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如今,江北中原战乱未息,将士沙场征伐,马革裹尸,而建康江左安定平和,百姓举城欢腾,一派海晏河清的盛世景象。
这,就是承平二年......
..........
当承平二年的第一道曙光照耀在建康城时,叶玄便被唐家院门外的喧嚣吵醒了。
推开房门,院外吵闹依旧,可在小院中央,莫等闲正带着莫澜面朝北方,跪在一个火盆前,一边将手里的冥钱放进火堆,一边脸色沉重的絮絮叨叨说着话。
叶玄知道,他们父女二人是在祭奠逝去的亲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