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七章 祭灶-第2/3页



  叶玄对于此,只是扫了那二人一眼,便没再多想什么。

  唐誉曾有很长一段时间躲在自己住的南院不敢出来吃饭,而叶玄近来也不怎么来厅堂吃饭,所以两人也是有很久没在席宴上碰到过了。

  今天,唐誉看到叶玄,似乎心中依然有些发怵,急匆匆的和唐睿换了个位置后,便不再敢往这边多看了,更不敢大声说话。

  也因为这样,让席宴的气氛显得有些冷清,多数时候是唐孚夫妇和唐辰儿说一些生意场上的事,偶尔还会问一下叶玄的想法和建议。

  晚宴在一种不冷不热的氛围中结束,叶玄和唐辰儿最后走出厅堂,齐步往前院的方向走去。

  唐辰儿抬头看了看夜空中的明月,笑着对叶玄道:“燕表兄,今晚没有宵禁,城内会很热闹,要不要一起出去看看?”

  叶玄闻言,摇了摇头,道:“不了,我想现在回去给家里写一封信,如果快的话,还可以赶在明年元宵前送到母亲手里。”

  唐辰儿看着他,目光中很快的闪过一丝失望和沮丧,然后笑道:“嗯,也对,姑母如果能在元宵前收到燕表兄寄回的信,心里想必也会很高兴的!”

  两人说着,就已经走到了清水池塘前,叶玄向唐辰儿告辞后,便不发一言的转身回西院去了。

  唐辰儿看着叶玄的背影消失在西院的月亮门后,轻轻的叹了口气,然后也回过身,低着头理了理自己鬓角的散发,往东院走去了。

  怡儿在她身后,踮了踮脚尖,快步跟上前去,似乎有些不甘心的说道:“娘子,要不咱们自己出去,让六德驾着车带我们去玄武街转转?听说今晚那边的街灯很好看的!”

  唐辰儿头也不回的说道:“不去。”

  “哦......”怡儿缩了缩脖颈,不再说话了。

  叶玄说回来写信并不是托辞,他的确是要给家里写信的,而且还要写两封,一封在明,一封在暗。

  在明面上的那封信无论是措辞还是口吻,都是以燕恒的身份写的,可能会经由唐氏商行的行旅商队或者其他途径捎到荆州早已安排好的那个地址去。

  而在暗处的那封信才是他真正写给母亲的,并会借用兰氏的力量,隐秘送到荆州城内。

  他在信内除了向母亲恭祝安康和报平安以外,还把林潇云的事情完完整整的讲述了一遍,并请求她在合适的时候将这些告诉虚子怜。

  他相信,虚子怜一定会在母亲的引导下,做出最合乎自己心意的决定的。

  因为要写的东西有点多,即便一简再简,两封书信合起来也写了有六七张竹帛纸。

  当叶玄搁下毛笔时,已经是夜半时分了,他活动活动手腕,吹干纸上的墨迹,然后装入信封,点上封蜡,这才轻轻的舒了口气。

  等到他一切都忙完了,转过眼才发现莫澜已经趴在席案边睡着了,不过,她的一只手仍然放在砚台处,轻轻握着那根墨条。

  “怎么还是老样子呢?”

  叶玄笑着摇了摇头,为她披上一件雪袍,然后将她拦腰抱起,送到隔壁的房间去了。

  当叶玄为莫澜盖好被子,出来关上房门后,抬头看了看头顶已经偏向西边的弯月,情不自禁的走到石桌前坐了下来。

  小院内,月色如水,叶玄拿出怀中那一块方巾,展开后将里面的两片竹叶合在一块,靠近唇边,轻轻吹奏起来。

  今夜,这一曲用竹叶鸣奏的依旧清美,而且,没有中断过……

  祭灶到除夕的这段时间,城内冷清了不少,也热闹了不少。

  那些平日里买卖农具铁器,小摊小贩的,通通不见了,西城大片大片的商铺纷纷挂上了“过年歇业”的牌子,就连进城那家辰缘酒楼都闭门谢客了,大街上冷冷清清,很少见到行人。

  但靠近宫城的玄武街那边,却比往日更加热闹了几分,那些高档的酒肆青楼,不仅全天候营业,而且生意比往日更加热闹,几乎天天爆满。

  唐家在那边的两个酒楼也是如此,当然,最为热闹的还得属舞花苑了,这座城内最顶级的青楼,在二十六和二十七这两天的进账,达到了可怕的三千两白银,几乎能在地价昂贵的北城买下一座三进三院的豪宅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