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五章 归程-第3/4页
三人立于船首,回望着高耸的建康城墙和河岸渡口的兰左使渐行渐远,神情都甚是复杂,久久没有言语。
过了不知多久,司马徽才轻轻叹了口气,掀开帘幕,进了船内,而远处一直望着渡船的兰咎见此,也领着老吴转身向城内离去......
因为风向朝南,所有渡船都已收起了风帆,独留一根根突兀的桅杆,划破江面浅浅的薄雾和飞雪,陪衬着风中左右摇曳的“兰”字船灯,一路向北,沿着秦淮河驶入大江。
相较于来时而言,逆水而上总是显得乏力,即便船桨拍打江涛的声音更加急凑,也丝毫不见船身更快的向前,因而在司马徽眼中,远处建康城的轮廓,消散得也愈加缓慢,心中的忧愤也不由得越加深沉。
按照兰咎的安排,一行三人沿途不做停留,在兰汕和兰氏族兵的护卫下,一路劈波斩浪,沿着大江激流往上,直驶向上游的荆州城。
除了途径庐江时,一艘载着赵方的小舟加入船队外,便无特别了。
到庐江,已是第二日辰时了,北风未息,雪却已骤,因为赵方长久以来一直呆在兰氏宅邸,没有什么舟车劳顿可言,因而林潇云见到他时,仍旧事精神抖擞。
着一身裋(shu)褐,手腕脚腕处均用青灰色的布带绑得紧紧的,将短剑背在身后,正襟危坐于船首,面色庄严郑重,乍一看去,还颇有些游侠之客的风骨,只是多看一眼,就发现,他头上的总角发式和那冻得通红的幼稚脸庞,与先前那种侠客之风却是完全格格不入,顿时便会让人有一些忍俊不禁。
林潇云见罢,也微微笑了笑,但随即便又好似想起一些往事一般,慢步走至了船头,在赵方的身边缓缓坐了下来。
而赵方转头一见是林潇云,被吓得一跳而起,愣了片刻后,才恭敬的后退三步,抱拳躬身行礼,道:“赵方拜见林将军!”
林潇云见赵方如此拘谨,和然一笑,摆摆手,道:“自然点,不必这么拘束!来,坐下!”
说着,林潇云用手轻轻拍了拍刚才赵方坐的位置,示意他重新坐下。
而赵方见了,不敢怠慢,但又有所顾忌,左顾右盼之后,方才颤颤巍巍的在林潇云身边坐了下来。
“赵方啊,你知道江北是什么敌人吗?”林潇云望着晨间江面的波浪,有些不经意的问道。
“听父亲说过,是塞外的胡贼!”
或许是还没有完全放得开,赵方的声音有微弱的颤抖,而且越往后声音越沉闷,最后几个字几乎完全被他咽到肚子里去了。
林潇云肯定的点了点头,但双眼依然望向江面,并没有急于接话。
而赵方见林潇云点头,心中有些受到鼓舞,又接着说到:“二叔信里也提到过,那是一群凶残嗜血的怪物......”
见林潇云转头望向自己,赵方没再接着说下去,一双眼带着一丝恭敬和几分怯意望着林潇云,似乎在等待对方的评判一般。
林潇云见罢,不禁有趣的笑出声来,过后才又打趣般的问道:“那你怕不怕呢?”
“我......”赵方似乎停了良久后,才说出后两个字来:“不怕!”
听到这样的答复,林潇云不禁有些好奇,因为他毕竟是过来人,像赵方这样的年纪,正是年少轻狂、血气方刚的时候,再加上是习武世家,当被问及“怕不怕”的时候,一般而言,绝对会脱口而出一句“不怕!”
这样既显得豪气,又能透射出一种无畏的世家传承,而赵方的回答显然和林潇云预期的想象截然不同,于是林潇云不由得问道:“为何?”
“父亲曾教诲我说:‘天下将亡,志当为国!如今中原沦陷,男儿应当报效朝廷,护我华夏,至死不渝!’”
赵方语气还算平淡的说出这样一句话来,但说完,语气便急转直下,脸色也变得阴沉愤恨,攥紧不大的拳头,暴起青筋,接着用狠狠的语气道:
“我还要为二叔报仇!手戮胡贼,以祭他在天之灵!”
林潇云听罢,方才明白了赵方踌躇的原因,脸上的笑意也即刻敛下,一丝凝重浮现在眉头之上。
林潇云没有说话,只是听着赵方继续讲述他二叔的故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