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三道不同的脚印-第2/3页



  可是,吴绛仙她又怎么知道这个地宫的存在,还进了来?

  赵寒又观察了,其他两个男子的脚印。

  其中一个,就和之前密道里的脚印一样,上有一道龙纹。

  这肯定就是,隋炀帝的脚印。

  所以,当年隋炀帝和这吴绛仙,是一起在这里出现的。

  赵寒又看了,另一个男子的脚印。

  那脚印长长宽宽,看样式,像是军中将领常穿的皮靴留下的。

  明白了。

  当年,一定是隋炀帝是带着吴绛仙,还有一名随身的武将,进到这里来的。

  只是,这个上古血脉的所在,是何等的隐秘和重要。

  隋炀帝为了掩人耳目,甚至还盖了一座九层高楼。

  那他自己要来收伏血脉,又怎么会还带着外人,而且还是一名普通的秀女和一位武将?

  事出反常,必有怪诞。

  看来,当年宫变那晚,隋炀帝必定是遇到了什么奇事,所以才会做出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来。

  可不管如何,有一点可以确定了。

  当时,吴绛仙就在这个现场。

  她很可能亲眼看到了,隋炀帝想要收伏血脉、却惨遭失败的那一幕。

  这种情景,对一个凡俗人等来说,是无比的惊悚和震撼的。

  吴绛仙的心神和肉身,一定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而后来出去之后,她才会有那一连串的古怪行径。

  不错,看起来这个推断已经连成一线,非常合理了。

  一个人受了大惊,导致其心神失常,从而走上绝路,跳江寻死。

  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可是,吴绛仙她还去挖出了那个小孩的尸首,还在江边对着东方祭拜了,然后才从容跳入了江中。

  这些举动,可完全不像一个被吓疯了的人,应有的反应。

  而且,还有一点无法解释。

  既然隋炀帝的收伏失败了,那么那个上古血脉,又是怎么逃出法阵的,又去了哪里?

  难道,那血脉会附在了其他的两个人,也就是吴绛仙,又或者那个武将的身上?

  可这血脉何其的恢弘,两个凡俗人身,怎么可能容纳得下?

  赵寒和李凌若都在思索着,一时没有答案。

  就在两人思考的同时,远处,菩提树下的后方。

  有一双阴光眼睛,从黑暗中挪了出来,凝望着赵寒两人的背影。

  这正是之前在迷楼大殿的石柱后面,那个窥视着两人的长衣黑影,那位“迷神阵”的阵主。

  此时,赵寒好像突然感到了什么,一转头。

  菩提树下,长衣黑影的身形一闪,又遁入了树下的黑暗之中。

  “怎么了?”李凌若道。

  “刚才,”赵寒道,“我好像觉得有些什么东西又或者什么人,在暗中看着我们。

  李姑娘,你感觉到了么?“

  李凌若摇了摇头。

  赵寒又扫视着四周,忽然,一个隐约的声音,在耳边响了起来:

  喂……

  赵寒目光一凝,迅速四望。

  火折子的火光之中,整个地洞空旷昏暗,没有一个人影。

  “你发现什么了?”李凌若道。

  “有声音,人声。”

  赵寒眼里的玄光升起,往四周照了出去,可是目光所及之处,还是什么人影都不见。

  李凌若也凝神听着。

  可从头到尾,她根本没有听到任何声音。

  仿佛那个飘渺的女子声音,在整个世上,就只有赵寒一个人能听到。

  喂……

  突然,又是一声响了起来。

  这回听清楚了些,那好像是个女子的声音,飘飘渺渺的,犹如鬼神。

  赵寒目光一转,看向了那个崩塌的法坛。

  那个女子声音,好像就是从法坛中央,那个炸开的大洞里传出来的。

  赵寒两人身形一动,穿过废墟,到了大洞的旁边。

  原来大洞的中央,也陷进去了一个大坑。

  只是这坑似乎并不大深,里头黑乎乎的,好像看得到底。

  赵寒的眼里,玄光顿时升起。

  这坑底下,似乎有一层微微的异光,正在盘旋萦绕着。

  怎么,在这个崩坏了的法阵底下,竟然还有什么化外的物事在?

  “李姑娘,”赵寒立即道,“你在上面压阵,留神四周的情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