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九层危楼



  赵寒把之前的那颗“天”珠,也拿了出来。

  一座被挖开了很久的坟墓,一口小孩的棺材,两颗金玉珠子,一条白色的女子衣带。

  这很明显了。

  当年,那个白衣女子跳江之前,肯定来过这里。

  她挖开坟墓、打开了棺材,从里面抱走了小孩的尸首,然后去到了江边,跳江自尽。

  这珠子和衣带,应该都是白衣女子遗留下来的。

  当年,这女子逃命之时,还要来把这小孩的尸首挖走。而多年以后,那三个黑影,也来了这里查看一番才离去。

  看来,这座小孩的坟墓,肯定非常的重要。

  这小孩,究竟是谁?

  赵寒把自己的想法,对李凌若说了。

  李凌若点点头,又道:

  “这条衣带也有些奇怪。

  看这样式与绣纹,应该是某种宫女的佩带。

  如果,那白衣女子真的是隋朝皇室之人,那她是不会用这种衣带的。”

  “不错。”

  赵寒也想起了什么:

  “魏五娘曾说过,她曾经在这江都宫的那座‘迷楼’里,见过那个白衣女子。

  这‘迷楼’是个什么地方,咱们也都知道了。

  如果白衣女子是皇室人物,那魏五娘又为什么会说,她是那迷楼里的人?”

  李凌若看着赵寒手里的珠子,道:

  “可如果那女子不是皇室的人,那么,这皇家佩带的‘三才祈佑珠’,又作何解释?”

  “除非,”赵寒道,“这两颗珠子,并不是那白衣女子的。

  而是这里埋着的那个小孩遗落的,这个小孩,才是皇室的人物。

  可这也不对。”

  他看着那个简陋的棺材,道:

  “如果那小孩是皇室人物,那他怎么会被随便地埋在这个荒园里,这坟墓,还这么的简陋不堪?”

  赵寒两人都沉思着,一时没有答案。

  此时雨渐渐停了,乌云散去,天际有红霞泛了起来。

  黄昏到了。

  如今这个情形,再想去找那三个黑影,恐怕很难了。

  而且,既然已经认出了其中一个黑影是令狐德正,即使今日找不到他,那回头也可以有的放矢,不怕找不到人了。

  眼下马上就要入夜,必须抓紧时间,做我们这次来本来要做的事。

  赵寒转头望去。

  远处,宫阙废墟的后方,隐隐然有一处山丘。

  山丘顶上,有一座高高的建筑,孑然立在了晚霞映照之中。

  “走吧。”

  赵寒对李凌若道:

  “先去,咱们本来要去的那个地方。”

  ……

  ……

  山丘上,石阶共有九百九十九级,从山脚一直通到山顶。

  山丘的四周,到处是被烧过后留下的焦黑树干,仿佛从前这里,曾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美景山林。

  赵寒和李凌若并肩攀上了石阶的尽头,站定了。

  眼前的山顶上,有一座高大阁楼,犹如佛塔一般。

  这阁楼占地极为广大,共有九层之高。

  在楼下往上仰望,仿佛那楼冲天而起,就要直入云霄一样。

  阁楼的四周,用砖石木料围得严严实实的,通体焦黑,好像被一场大火焚烧过。

  那楼身上,雕刻着各种龙凤仙佛。

  即使焚烧过后,依然显得堂皇大气,隐隐有一种君临天下的气度。

  那一楼足有平常的几层楼高,正面是一扇巨大的石门。

  门上的左右,雕着两幅巨大的人身浮雕。

  那是两个绝世美人,左边的那个正襟而坐、圣洁如仙,右边的那个身披薄纱,妖娆迷人。

  大门正上方,一块巨大的石匾上,刻着两个雄伟的古体大字:

  “迷楼”。

  这是一个,在民间流传了十余年的名字。

  相传,当年的那位大隋天子、隋炀帝,他雄姿英伟、文韬武略,是个颇有才干的帝王。

  可除此之外,他也非常的好色。

  民间都说,“后宫佳丽三千”,可对于隋炀帝,三千还只是个小数。

  据说他的身边,一日不可无美人,享尽了人间艳福。

  所以,传闻当年,隋炀帝在修建这江都宫的时候。

  他就特意在宫中建造一间阁楼、取名“迷楼”,专门用来安置,他从江南各地搜刮而来的佳人美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