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白衣跳江



  白衣女子眼里的寒光,就这样照着魏五娘。

  魏五娘只觉得,天地间好像突然伸出了无数只手来,一下抓住了自己的双眼和全身,往外用力拉扯着。

  仿佛下一刻,自己浑身的血肉连同魂魄,都要被拉出体外。

  此时的江边,那个举着兵刃的黑影带着兵将,也离白衣女子越来越近。

  眼看,就要冲到跟前去了!

  就在此时,白衣女子抱着的那个小孩身上,突然响起了一个声音。

  叮……

  就像有人敲着个铃铛,清脆入耳。

  夜色下,白衣女子忽然转过了头去,面朝着大江。

  她双手一下抱紧小孩的身体,纵身一跃,那个白衣飘零的身躯凌空而起,没入了滚滚的江水之中。

  那一瞬,魏五娘觉得抓住自己的那些手,忽然全都不见了。

  她整个人噗地一下,又掉回了土坡上。

  江边,那个黑影和兵将们,已经站在了那里。后方,另外的两个黑影,也缓步走了上来。

  他们全都冷冷地俯瞰着,那条大江。

  他们的眼前,只剩下了那滔滔的江水。白衣女子和小孩的身躯,早就消失不见了。

  远处,江都宫中。

  火光和喊杀声依然不断传来,和眼前这诡异的一幕一起,组成了一个惊悚的黑夜。

  “后来,”魏五娘道,“我吓得整个人都趴在了坡上,再也不敢往外看一眼。

  我也不知道,那些黑影和兵将是什么时候走的。

  我等了很久很久,直到我的脚恢复了知觉,周围一点动静都没有了。

  我这才爬起来,逃了出去。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回宫里去了。

  当时,那些乱贼还到处搜寻前隋宫里的人。我吓得哪里都不敢去,就在这城中的角落里,找了个小地界躲了起来。

  平日里,我就靠从小练成的绣艺,维持着生计,在这里住了下来。

  这一住,就是十几年。

  二位,我可真是没想到,今日你们竟然会找上门来,又问起了这些事来啊。”

  院子里、石桌旁,魏五娘回忆着当年那段惊心动魄的往事,还是心有戚戚。

  李凌若听罢,想了想就道:

  “魏尚功,当年那三个黑影,您可认得他们?”

  魏五娘摇了摇头:

  “那都是些乱贼,趁夜打进宫里来的,我怎么会认得啊?”

  “不对吧。”

  赵寒道:

  “这十余年已过,对当年的那场宫变,世间早有定论了。

  当时作乱的根本不是外贼,而是隋炀帝身边的禁军兵将,是内贼做的乱。

  魏尚功刚才您也说了,当晚那三个黑影带着的,正是当年守卫江都宫的,前隋禁军人马。

  所以,那三个黑影,一定就是禁军里的带兵人物。

  魏尚功您久在宫中,和那些禁军朝晚都会见面的。

  难道,您就不认得这三人之中的,哪怕一个?”

  “这……”

  魏五娘道:

  “我真的没有骗你们。

  那晚天那么黑,乱糟糟的,我隔得又有些远。

  那三个黑影从头到尾,也没有向我这边看过一眼。我看不清他们的脸,那是真的认不得他们啊。”

  赵寒心想,如今的这个情形,这魏尚功是不会撒谎的。

  他又道:

  “那尚功您说,当时看到其中一个黑影举起兵刃,带着人冲了上去。

  您有没有看清楚,那是把什么兵刃?”

  魏五娘仔细想着,道:

  “那东西黑黑长长的,好像有个手柄、可又没有刃,那会是……”

  “是铁锏么?”赵寒道。

  “对!”

  魏五娘忽然醒悟了:

  “没错,那应该就是一条铁锏。

  我还记得,那个黑影挥着那锏,动了好几下,还很灵活的样子。”

  黑色的铁锏。

  赵寒的脑海里,一张熟悉的脸庞,还有这个人的来历背景等等的消息,顿时都涌了出来。

  “魏尚宫,”他迅速道,“劳烦您仔细想一下。

  当年,在前隋的禁军之中,有没有一个叫‘令狐德正’的将军。

  而他用的兵器,正是一把黑色的长铁锏?”

  “令狐德正……”

  魏五娘喃喃着这个名字,回想着往事:

  “当年,我在宫里做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