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相洹春坊,原来是他?-第2/2页



  而其中最有名的那一位,李某非常熟悉。”

  赵寒看着李希愚的样子,想了想就道:

  “难道是,杜大人?”

  李希愚点了点头,神色有些凝重了起来:

  “杜松云,相州洹水人氏,前隋仁寿年间,便中了秀才。

  我大唐开国以后,他便投入了当今皇上帐下、一路升迁,最后成了当朝三品太子詹事,我大唐东宫太子之师。

  这杜松云诗书棋画、文韬武略,无不精通。

  他曾著有、等多本文册,在大唐官员之中,广为流传。”

  “那这‘春坊’二字,“赵寒道,“又是何意?”

  “杜松云有一本诗集,并未对外流传,可他自己却最为推崇,自称是平生最为满意之作。

  此诗集,李某曾有幸读过。

  这诗集的名字叫做,。”

  相州洹水县人,曾著有诗集

  原来,这个“相洹春坊”是这么个意思。

  它所代指的,果然是一个人。

  而这个人,正是当朝太子詹事、现任扬州黜陟大使,眼下李希愚最大的对手,杜松云。

  一位大唐三品大员、太子之师,竟然收受了一个神秘突厥商行的,巨额贿赂。

  而这个突厥商行,还收买了大半个扬州官场,还很可能是“女鬼沉江案”的背后黑手。

  这个案子不仅扰乱了扬州民生,还破坏了南北漕运,影响了整个大唐的商贸和人心。

  这其中透露出来的消息,是何等的惊人。

  “难道,”李希愚道,“这杜松云竟然如此胆大妄为,居然和突厥敌国暗中勾连,要行这乱我大唐国祚、大逆不道之事?”

  赵寒依然非常冷静:

  “李大人,我们不如回想一下。

  这扬州刚出现了沉船案,杜大人马上就成了黜陟大使,来了扬州。

  他一到扬州,就罢了您的官,入主大都督府。

  然后,他又相继把持了大都督府的人权兵权等等,还屡次带兵,上门挑衅。

  而这沉船案的背后,正是那些黑袍突厥人。

  杜大人在任这些日来,这些突厥人动作频频,在山阳渎河底、明月楼和延永寿府里,相继出现。

  这两者之间,难道就没有什么关连么?”

  “可是,这不应该啊。”

  李希愚似乎在回忆着,什么往事:

  “这杜松云很早就入了秦王府,作为谋士、跟着皇上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甚至可以算是,我大唐的开国元勋之一了。

  也正因此,皇上才会命他为诸位太子老师之一,对太子言传身教。

  可以说,皇上对他也是非常信任的。

  像这么一个人,他怎么可能和那突厥敌国勾连,成了个卖国逆贼呢?”

  整个堂内,一片沉默。

  “李大人……”

  赵寒缓缓抬头,望向了高墙外,那片茫茫的扬州城池:

  “在下到这扬州城中,也有一段时日了。

  这些日办案下来,我隐隐感到,这看似平静的扬州城中,却是非常的不平。

  本来,只是那些神秘的突厥人而已。

  如今,竟然又牵扯上了这大唐的高官,杜松云。

  而除了这些人之外,这水底下,隐隐还有许多不同势力的暗流,正在不停涌动。

  大人,看来这桩‘女鬼沉江案’的背后,真是错综复杂、绝不简单了。”

  “是啊。”

  李希愚也概叹了一声:

  “十余年前,前隋之时。

  这扬州还叫‘江都’,那前隋的炀帝三下江南,离宫便设在此地。

  后来江都宫变事发,隋炀帝为叛将所杀,整个江都大地一片大乱,许久才平息下来。

  如今虽然十余年已过,可这扬州城中依然鱼龙混杂,不知有多少怀着异心的人与势力,在此中运转筹谋。

  李某在此坐镇多年,深知这其中的水之深。

  可李某既身为唐官,那就必须为皇上尽忠、为百姓效命,这池水纵有九渊之深,李某也必将蹈之。

  赵法师,您身怀绝世神通,又有如此谋略与办案的能耐。

  此一桩‘女鬼沉江案’,李某,就拜托了。”

  说完,李希愚双手一握,朝赵寒深深做了一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