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蠢蠢欲动



  上邽府兵大营,大帐内。

  “犯人刘通带到。”

  “进来。”

  营帐掀开,刘通被推了进来。

  他的枷锁松开了,一身师爷的服饰又脏又破。可刘通却不在意,笑着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做了个揖:

  “小人刘通,参见孟统军。”

  帐前,孟凉摸着胡茬,打量着他:

  “刘通,你知道,你现在是个什么身份吗?”

  “回统军的话,小的乃是大唐逆贼。”

  “那就对了。你一个死囚犯,见了我不跪,还在这里瞎诌诌。

  你就不怕,我现在就杀了你?”

  刘通弯着腰,笑道:

  “统军是大智大慧之人,是不会随便杀一个有用之人的。”

  “哦?”

  孟凉道:

  “有意思。那你说说,你这浑身上下瘦板一块的,捉只鸡都嫌你没力,哪一块有用了?”

  “这个,小的就不知道了。“

  刘通瞥了眼对面,蒋怀正低着头,小心站在那里。

  “可小人知道,”刘通说,“小人身无一点长处,又已是阶下死囚。

  可统军大人竟然还要召见小人,那肯定不会是,为了要小人的脑袋。

  您说对不对?”

  哈哈哈……

  孟凉大笑了起来:

  “不愧是上邽第一师爷,难怪县令换了这么多任,而你呢,还在那衙门里坐得好端端的。”

  刘通一笑,突然深深一躬道:

  “孟统军,无论刀山火海、万丈深渊,只要您吩咐,小人愿为统军赴汤蹈火,肝脑涂地!”

  “你过来。”孟凉道。

  刘通低头走了过去。

  “我听说……”

  孟凉凑到了刘通的耳边,好像是熟人一样:

  “独孤泰让你去峪水引流、给咱城里救旱的事,你已经弄得差不多了?”

  刘通一愕。

  他当然知道,那个所谓的“峪水引流救旱”,其真正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

  “小人懂了。”

  刘通似乎明白了,奸笑道:

  “统军运筹帷幄、大功将成,小人必遵统军吩咐,把这‘峪水引流’的事办妥,办成。”

  “真的?”孟凉道。

  “万死不辞。”刘通道。

  “好。”

  孟凉一笑,“要说这座老城啊,也干渴太久了,是时候给它润一润了。

  蒋大人,你说对吗?”

  蒋怀一愕,似乎没听明白:

  “是……统军英明。”

  “你啊你……”

  孟凉指着蒋怀:

  “吴晋和独孤泰他们,究竟是看上你哪一点了,竟然都把你当成了心腹。

  他们这眼,是什么时候瞎的。

  你再看看人家刘通,多能耐啊?”

  “统军过誉了。”刘通笑道。

  “刘师爷,”孟凉也笑着,“不过你刚才说的话,也只对了一半。

  你说,你是个有用的人。

  没错,你是有用。

  可你不是人。”

  刘通一怔。

  “你就是条狗,有用的时候我带着溜溜,哪天没用了……”

  孟凉轻轻一拍,刘通的肩头:

  “那就宰了,烤着吃。”

  刘通觉得肩膀好像被铁锤重重敲了一下,钻心的疼,差点没站住。

  他那张奸笑的脸,一下子挂满了恐惧。

  “瞧你这模样……”

  孟凉粗犷的脸上,又挂上了痞子般的笑:

  “跟你开开玩笑哪刘师爷,还当真啦?

  好啦,如今万事俱备了,就等着好戏上台咯。”

  他看向了帐内,那副巨大的上邽地图。

  帐外,远处。

  赫连英坐在大马上,长枪斜挂在马鞍上。

  军营外,是那一片城墙和高耸的城楼。

  赫连英看着手里,那个洛羽儿送给他的小铁箭头,上面刻着的“平安”两字,若有所思。

  ……

  ……

  偌大的上邽县衙里,枯树成行,一片衰落的景象。

  空荡荡的正堂里,曾谦一个人,坐在了长案的后头。

  大堂的上方,挂着一面“明镜济民”的横匾。横匾下的大屏风上,一只麒麟张牙舞爪的,模样非常诡异。

  曾谦呆呆地看着那只神兽,木然的脸上,有些忽明忽暗的光。

  ……

  ……

  上邽城内,粮仓前,百姓们都排着队。

  沈小玉带着红衣女子和衙役们,把粮食盛出来,倒到百姓们的碗和袋子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