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蒸汽坦克,出现叛徒-第2/3页



  男子皱起眉头,出言道:“此事事关重大,消息可是确切?”

  齐涛德点头道:“此事乃是伪帝刘元昭亲自说的话,不是作假。”

  男子点头道:“如此却是大事,可知要派多少兵马?”

  齐涛德摇头道:“如今还不知道,不过这次攻打满清,云中兵力只有八万,在下估计,这次出兵也就六万左右。”

  男子点头道:“你给的消息很有用,大人会给你记一大功劳的。”男子也不久留,得到消息后,立马就离开了。

  等到男子离开,齐涛德才收拾一番,准备睡觉。

  齐涛德原本是一个落难秀才,是陕西人,跟着刘元昭的时间也不久了,现在混到了户部,当一个六品官员。

  一开始他还不是东厂这边的人,是一个勤勤恳恳工作的小官,但是在接触了一个女子之后,他就陷进去了。

  想要接触这个女子,却要花很多的钱,于是他就稍稍的贪污了钱财,但是他没想到自己一直被人盯着,他贪污的事情被东厂的人抓住了把柄。

  在女子的劝说下,他就成了卧底,女子没有住在他这里,而是在东厂那边,他只有在规定的时间才可以过去与女子温存。

  至于东厂这边也是因为发现了华夏派来的特务组织,于是想要进行报复性行动,派人潜入了云中,付出了不少代价,才在一年前渗透进云中。

  东厂在云中的动作也不是很大,在让齐涛德反水之后,就停止了多余的动作,他们只用那名女子拴住了齐涛德的心,然后还给银子给齐涛德。

  在女色和银钱的渗透下,齐涛德再也不相信刘元昭说的那一套。

  很快,东厂厂公王承恩就收到了云中传来的消息。

  王承恩在听到小太监说云中传来的消息的时候,他都有些惊讶,毕竟这批人去了云中之后已经间断联系一年多了。

  他拿到书信,在没拆开看之前,他都觉得这可能就是华夏那边的诡计,不过拆开看了之后,他才明白,自己的人在云中站稳了脚跟。

  在王承恩看到预计会有六万华夏军携带新式战车攻打宣大的一带的消息时,王承恩眉头紧皱。

  如今的流寇愈演愈烈,山西陕西四川河南都受到了波及,如今卢象升成了五省总督了。

  卢象升字建斗,又字斗瞻、介瞻,号九台,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明末抗清名将。

  天启二年进士。自崇祯六年起,参与镇压李自成等农民军有功,升任右副都御史,总理河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兼湖广巡抚,后升任兵部侍郎,再迁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

  崇祯七年,击溃张献忠农民军。崇祯八年,击败高迎祥、李自成农民军。崇祯十一年,担任兵部尚书,力主抗清,守卫京师,连战皆捷,反被太监高起潜陷害,免去尚书职务,以侍郎视事。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率部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高起潜拥兵不救,终因炮尽矢绝,战死疆场,年仅三十九岁,追赠太子太师、兵部尚书。南明福王时,追谥“忠烈”。清朝,追谥“忠肃”,著有、。

  卢象升是一个纯粹的人,他更适合担当的,是领兵镇守一方的地方总督,而非总督天下援兵的兵部尚书。他意气用事,缺乏大局观,却又忠勇无畏,一往无前。他确实是个英雄,生于明末,可算生不逢时;死于王事,却也算死得其所。

  这个时候正是剿匪的关键时刻,不能有什么闪失,王承恩不敢耽搁,连忙去找崇祯皇帝。

  王承恩来皇帝时,看到崇祯正在假寐,他不忍心打扰,就在一旁站着,等崇祯皇帝醒来。

  崇祯自从登上这皇位之后,日日勤奋,批阅奏章到很晚才睡,天还没亮就爬起来上朝。

  像他这么勤奋的,恐怕也就是明太祖和明成祖两位了。

  但是呢,大明朝在崇祯这么勤奋的治理下,每况愈下,局势一崩再崩,着实让人可怜而又可恨。

  这时候,王承恩听到了外面有响声,随后听到了周皇后的声音,王承恩垫脚垫手的走了出去,拜见了周皇后道:“娘娘,皇爷正在里边休息。”

  周皇后得知崇祯在里面休息,就让身边安静,动作也小心一些,随后自己轻轻地走进去,走到崇祯身边,拿起龙椅上的一件薄披风披在崇祯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