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扩军,银行-第2/3页



  但是在这个时代,人们所用的钱,大都是铜钱,而铜也是十分的紧缺,流通的铜钱很紧缺。

  这个时候没有现代银行,除了一些大商人,更多的人都是把自己的钱藏起来存着,这就导致了市场上流通的银铜就少了。

  刘哲思虽然只是因为兵工厂只拿了一点铜去造了试验品,但是他一想到,一旦这种子弹研发成功,那肯定会用铜料,而且是大量的铜。

  所以,他这才十分着急的来找刘元昭,就是希望刘元昭能够阻止这个实验。

  刘元昭说道:“这个事情是朕提出来的,不过呢,当时也是随口一说,如果他们要是研究出了黄铜子弹,那也是一件大好事。”

  刘哲思急忙道:“陛下,那一发黄铜子弹用料可不少啊,这要是打起仗来,何止千万发?陛下,国库担当不起啊。

  如今陛下禁止出售棉衣给满清以及明国,国库的收入大减,为了承担百姓在饥年的口粮,国库压力极大。”

  刘元昭一听,连忙点头道:“好了,朕知道了,等黄铜子弹研究成功,朕就让他们研究同款的钢弹,外面只是镀一层铜便是了。

  至于,这国库的问题,这样吧,朕先说一个这样的事情,由国家出资创办一个银行。银行就和那些钱庄有些像,不过呢,又和它们有很大的区别。

  银行就是通过存款、放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任务的信用机构。

  银行和钱庄不同的点很多,比如,有百姓存钱入银行,我们不收保管费,反而要给他利息,利息不是很高。”

  刘哲思上前道:“陛下,给了利息,虽然说是惠民,但是,如此国库还是吃不消啊。”

  刘元昭笑道:“存入银行的钱,当然不是一直留在银行里的,这里就要提到借贷了。

  我们可以把钱借贷给商人,不管是大商人还是个体经营的商人都可以,借出去的钱,银行就要收利息了,当然肯定不是高利息。

  借贷出去的钱,主要是帮助百姓,同时也能做到银行不亏的状态。”

  刘哲思点头道:“原来如此,陛下真是英明。”

  刘元昭当然不会傻得认为刘哲思是真的不懂,他只是装傻罢了,给自己捧场。他也没有揭穿,继续说道:“银行不仅可以借贷,同时也可以对一些看到的商贸行业进行投资,如此可以钱生钱了。

  我们的商贸十分发达,朕也出了不少法律保护商贸,但是我们流通的银钱为什么越来越少呢?”

  刘哲思这回是真的不知道了,连忙问道:“陛下,臣不知,还请赐教!”

  刘元昭点头道:“因为百姓们都把钱存在自己家里,这是我们自古以来的传统习惯了。那些银钱都被存了起来,不在市面上流通。

  源源不断的银钱流入都被存了起来,而银钱又不是无穷无尽的,就好像一个水壶一直倒水,不添加水的话就会干涸。

  所以,我们需要这么一个东西,来让这些被存起来的钱在市面上流通。这里面涉及的东西,朕也只是知道一点点,连皮毛都不算,还是需要你们自己商讨商讨。

  不过这里面最重要的是,银行发行的是纸币,金银铜这些太重了,出行不方便,所以就有了钱庄,出现了汇票。”

  刘哲思直接打断了刘元昭的话语道:“陛下,宝钞不可取啊!”

  刘元昭连忙摆手道:“朕知道,宝钞最后不值钱。但是,民间只允许钞票流通,而钞票一文钱,就可以从银行换取一个铜板,那么钞票就不会贬值。

  这里,我就要和你说说金银本位或者粮食本位了。”

  金银复本位制,“单本位制”的对称。“复本位制”的全称。是指以金银两种金属同时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特点:金银两种金属同时被定为法定货币;金银两种铸币均为主币,均可以自由铸造,都具有无限清偿的效力。复本位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金银两币按其各自实际价值流通的“平行本位制”。

  另一种是两币按国家法定比价流通的“双本位制”,或称“两本位制”,即通常所称的复本位制。

  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因为金银同时充当本位币与货币的独占性、排它性相矛盾,并可能导致商品价格和交易处于混乱状态,所以十九世纪后较少有国家采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