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南无乡协守京澜城 文松龄笔画丹青宫(前)-第2/3页



  京澜城是离重华山最近的一座城池,也就成了天师府的门户,从中原各地,送孩子来撞仙缘的络绎不绝。

  可适合修真的万不存一,来者大多失望而归。但也有人并未死心,干脆在城中买了房子,定居下来。认为这一代没有仙缘,但生生世世,子子孙孙,说不定哪一代就能出一个有仙缘的。

  这样短短几年,京澜城的人口翻了一倍,已接近二百万,还有不少人从四面八方带孩子过来。照这个趋势延续下去,京澜城在十年之内,就能成为中原第一大城。不过南无乡赶来时,这里已经人去城空了。

  三宗联军齐至,冯九虚怕殃及无辜,只好将城中人口迁到其他城池安置。

  天师府在中都一战后,万年收藏为地师府所得,实力大损。

  好在晋州之战收获颇丰,夺下重华山也获得一些补偿,这样增增减减,损失在三成左右。

  最大的收获是两宗典籍,其中有不少阵法的布置之法,凭此在重华山上布下了比天师府更严密的护山禁制,这新建的四城也是如此。

  京澜城是四城中距重华山最近的一座,设下的主禁制就是南无乡曾领教过的雾隐霞光阵。

  守城的人以冯九虚为主,皇九轩,汪九雷,祝太一三人配合。炼妖炉也在城中。

  倒不是天师府高手不多,实在是重华山之北还有一座城池,虽战势不急,也得分心看守,以为退路。此城由栢九寒,俞太和二人镇守。

  陈太生则带着松鹤,以及一个早年在府中修行,离府后才入道的高手,三人留守重华山,可以随时接应京澜城。这样的准备可以说是十分周密了。

  可冯九虚已经接到报告,知道三宗联军中入道者十人,御神高手千人,其余大军加起来也有万众,已在城外二十里处搭起芦篷。还放出话来,只等打下京澜城,便以此为据点,一鼓作气,拿下重华山。

  高手数量相差太多,但更令人担心的是,领头的文松龄、封不寒、皇九轩都是带灵宝来的。

  这让冯九虚如何不急?

  炼妖炉的威力虽属灵宝中第一,但其中戾气却让他深受其害,非万不得已不敢再用。这样对方的三件灵宝,就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

  正在此时,南无乡来到城外。

  他一叫城门,就引得天师府的弟子们咬牙切齿的咒骂,说地师府的人都是忘恩负义之徒,欲要发动禁制,将其除之而后快。

  “还请通报冯前辈,我曾与他相约,要替天师府出手三次。十年前晋州之战已用了两次,还剩一次,今日特意前来完成诺言。”

  面对城门上,几位师兄弟的指责,他只好如此说道。

  “你,你真是来相助的?”城墙上,御神期的高手足有十位之多,都知道南无乡相助天师府的事。其中一个还亲眼看见南无乡举起玉辉顶,在那一战中起了力挽狂澜的作用。几人略作商量,立马回城报信。

  “一明,没想到你竟来此,真是天助我也!”冯九虚听到禀报后,立马放下手中的事,出城来迎。

  南无乡的神通他早见识过,且有一件灵宝护身,若能相助守城,则实力大增。至于南无乡是否会像禹大川那般,他倒不担心。一是对无乡的心性有所了解,二是无乡孤身前来,不必太过防备。

  “冯前辈客气!晚辈前日从地渊出来,昨日听闻当年的事,今日赶至此处,愿尽一点绵薄之力。”南无乡施礼回道。

  冯九虚打开城门,将南无乡迎进,二人在城主府中分别落座。皇九轩、汪九雷、祝太一已在堂中等候了。城中百姓皆已迁出,城主府也空无一人,冯九虚在此组织守城之事。

  “一明,当真如通报所说,只能相助本府一次?”冯九虚看出他的来意,先开门见山的问。

  “那不过是让师兄们通传所用的托词。晚辈此来,必要与来犯之人抗争到底。”

  “真是太好了。我忌惮的正是城下联军的三件灵宝,有你相助,我们也多了一件灵宝,总算找回一点均势。”

  “三件灵宝?”南无乡疑问道。

  “没错。”冯九虚讲起三宝来历,“其中你最熟悉的当属中皇剑了,这是玉皇观的镇派之宝,搭配周世仁的紫微剑诀,以及紫微星斗大阵,当真威力无双。文松龄也带了松香书院的灵宝丹青笔,此笔能画乾坤,上次妖族入侵时,当时的松香院长只挥一笔,便将十万妖兵困在一处幻境中三个月之久。封不寒则带了凌天剑,这凌天剑长不过一尺,是用一块独一无二的灵金铸成,最能发挥凌天剑阁的飞剑之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