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军事改革开始-第2/2页



  可是万山城却不一样。

  万山枪是后膛装填的线膛枪。

  无论是射程还是精度,它的表现都非常出色。

  按理来说,万山城根本没有必要使用排队枪毙战术。

  但是,因为王烨的失误,万山城还是使用了这种落后的战术。

  这样,万山城的火力就被王烨制造出了空档。

  虽然万山城两拨射击之间的空档很短,但它毕竟还是存在的。

  在最后的“巷战”之中,辽东军确实有几次抓住了空挡。

  而且之前,在浮桥上的狙击战。

  杨威,下意识的使用了自由射击的战术。

  最后取得的杀伤效果,坚定了王烨淘汰排队枪毙战术的决心。

  不过想要自由射击。

  武器的射速同样是个问题。

  早期,排队枪毙战术之所以出现。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早期火枪的装填速度实在太慢。

  如果采用自由射击,很有可能会出现一段时间,部队中所有的枪手都在装弹。

  这无疑会给敌人杀伤自己的机会。

  万山枪装弹的速度虽然很快。

  但是依然不够快。

  风枪确实够快了。

  但是,这一次的战斗,也证明了,万山城现有的后勤保障体系,无法支撑所有士兵都使用风枪。

  王烨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把风枪当班用轻机枪使用。

  现在步兵班的装备之中。

  每一个班都要有一挺轻机枪。

  这挺轻机枪负责为部队火力支援。

  万山城,既然采用了现代步兵操典。

  那么,在万山城的步兵班之中。

  加入三名火力手,负责使用风枪,为战友火力支援,也是可行的。

  当初在设计三四制战术的时候。

  因为没有类似火力手的角色。

  所以,同样是12名战士一个班。

  现代士兵使用的是三三制战术。

  而万山城却使用的是三四制战术。

  现在,在加入了火力手的角色之后。

  万山城就可以回归三三制战术。

  因为万山枪和风枪,使用的是同样口径的铅弹。

  所以,这样的战术改变,虽然加大了后勤压力,但是这个程度还算是有限。

  而且打赢了这一仗之后。

  万山城,很快就会迎来一波人口增长。

  到时候,万山城的生产能力,以及后勤保障能力,都将得到一次大的提升。

  这样的战术改变,以及后勤压力的增长,在下一波人口增长中,应该都能得到解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