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袄教初现至松州-第2/3页



  “我说,我说,其他人在丰安坊东南角的一座宅院中,宅院里有一个密道,不过,那个密道并不是我们所挖掘出来的,而是一些西域人挖的,还有……”那扶桑头目得到了李山的保证,赶紧把他们隐秘的事情道了出来。

  “张校尉,赶紧带人去围堵,去人把道德坊,昌明坊,光行坊三个里坊全给围起来,不准放过任何扶桑人,还有其他的番邦人。”李山赶紧打断那名扶桑人的话,向着就近的几个校尉吩咐着。

  密道,这在长安城是不允许出现的。

  一直以来,长安城的各种事物,都得上报,或者记录。

  可李山听闻这扶桑人的话后,心里已经开始打鼓了。

  有密道的存在,那必然是有人想行隐密之事的,否则的话,谁会不行禁令,在长安城中的里坊内挖出一个密道来呢?

  随着丰安里坊周边的三个里坊一封,李山清缴完丰安坊之后,派人下了密道,自己却是到了隔壁的昌明坊去了。

  禁军的行动,可比那些衙差以及不良人快了不少,而且,手段也狠辣的多。

  密道出口有两个。

  一个在昌明坊,一个在光行坊。

  好在道德坊中没有,要不然,非得再次闹出什么事出来不可。

  因为,道德坊中,可是有着一处寺院,还有着一座宫观的。

  其寺院中,有着上百名僧人,而宫观中,出有着数十位道士的。

  而且,道德坊中,还有着一位亲王的府邸,这才是李山怕闹出什么事来的原因之一。

  而这位亲王,乃是李渊的儿子李元礼,当今皇帝李世民的弟弟,被李渊封为郑王。

  而这道德坊中的那座寺院,就是李元礼主持修建的。

  一个亲王不住在永福坊,也不住在长安东城一面的里坊,却是居于这长安西城的道德坊,而且,还修建了一座寺院,这里面的道道,可就有些意思了。

  其实,李元礼只是一个亲王,与着李世民的关系,也只是一个臣子的关系罢了。

  李世民可不会把他父亲李渊后来所生的弟弟们当做弟弟来对待,毕竟,不是同出一母,这关系可就要远了一些了。

  而这位李元礼,也知道自己的身份,从宫内出来之后,就指了这道德坊中兴建王府,更是主持修建了一座寺院,意思很明白的告诉李世民,他无意争夺什么皇权。

  不过,随着李山的彻查,发现昌明坊,还有光行坊中的一些番邦人当中,有着不少的问题。

  而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关于番邦一个教派,袄教。

  袄教教徒当中,除了有番邦人,同样有唐国人。

  而李山所查到的这些人,发现有不少的番邦人,来自于丰安坊,这使得李山开始着重清查起番邦人来了,而不止是扶桑人。

  随着李山的排查,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属于袄教教徒,使得李山不得不返回宫中,向着李世民禀报了此事。

  “你是说丰安坊,昌明坊,还有光行坊中,有着不少袄教教徒?那这些人是否与扶桑人有勾连?要是有勾连的,一并抓了审问。”李世民听闻李山所禀之事,直接下了令。

  不管是什么教派,李世民的眼中,是不存在什么谁高谁低的。

  只要跟扶桑人有关的,李世民绝对不会放过这些人。

  ……

  是夜寅时初。

  一路奔袭的钟文,已是到了松州境内了。

  离着松州所在的治所县城嘉诚县城,也不过十里而已。

  几个时辰的奔袭,已然是让钟文内气去了不少。

  此时的钟文,正坐在一处山顶之上,打着坐,恢复着内气。

  至于松州的事情,钟文暂时也不去想,毕竟,离着三日所限,还有着一个白天的时间。

  一直到了太阳初升,松州的统军府中,尉迟敬德一大早就开始奔走了。

  三天所限的时间,仅剩一个白天了。

  尉迟敬德心中担心,长安那边没有传信回来,他也知道,时间太紧,而且,距离又太远。

  一整个白天,尉迟敬德都在备战。

  所有的将士,也都过得紧张的很,就像是要开始大战的前端了。

  反观钟文,一直坐于一处山顶之上,打坐恢复内气,脑海里面也一直在通读着那篇无名道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