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商定会谈-第2/2页



  船上的水手由哪边来负责,能否保证会谈船主的中立性等等,这些问题在几次书信沟通中,也得到了解决。

  最终两方还是使用了传递消息的商船,作为会谈的地点,而出于公平起见,两方都乘坐猛船作为最初搭乘的工具。

  最开始信中说是两人单刀赴会,但最终上船的人还是不止两个。

  朝鲜王廷官军这边,来的是督师郑致和,全州大都护府使郑熙,另外还从济州兵变发生后,从各地大量聚集到全罗道的各方士人中挑选了三人,一共五人。

  济州破虏义军这边,则是大明使者、破虏军提督李逸澜,大儒柳馨远,以及三名济州本地士人。

  虽然处在战争一触即发的边缘,但这次会谈两方都没有带一名职业的将领,这也是两方不愿意加强冲突的体现。

  ......

  为了避免在船舱内出什么意料之外的情况,这次会谈直接在甲板上的一张圆桌上进行。这样一来,会谈双方一共十人,无论是谁的小动作都会被发现。

  虽然下属们此时心中难免忐忑,但是两位当事人倒是不紧张。

  站在李逸澜的角度,郑致和的到来只不过是朝鲜国王李棩打出来的第一张牌而已,即便今天在海上成功将郑致和拿下,也丝毫不影响到对岸三万多朝鲜军队。

  而从郑致和的视角出发,麾下三万余人,已经足以碾压济州的义军了,这次会谈本来就是要表达友好的,而根本犯不着承担败坏声望的后果,冒险在这里对李逸澜图谋不轨。

  郑致和先和李逸澜、柳馨远等人聊了几句寒暄话,拉了几句家常之后,双方才开始进入正题。

  “不知明使檄文中所言,贼在王廷,具体所指何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