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编队低空突防



  阴沉的天空中,十一架歼-10C战机呈三个编队飞行,呼啸着低空掠过。

  这已经是杨洛回到东岭场站的第五天了,也是春节前的随后一次飞行训练,从明天起,全团将停飞,迎接一年一度的年终总结以及春节。

  今天的训练科目是编队低空突防以及打地靶,每架战机携带两具90毫米火箭弹发射器,每具内装七枚火箭弹。

  由于薛飞请了婚假,在一月二号可就回老家去了,所以一中队就只剩下三人,他们的编队是呈品字形,杨洛在前,许志强和王汉宇在后。

  编队低空突防,以航速800公里每小时奔赴靶区空域,高度1000米。

  停飞前的最后两个科目内容,也是对一大队十二月份改装歼-10C成果的检验,换言之,这两个科目搞的好,基本上就代表了个人和一大队的改装成果。

  当然这两个科目也不仅仅是针对一大队,还在飞歼-7G的二大队和三大队同样需要升空训练,对他们来说,他们的成绩代表了他们一年的训练成果。

  在北塔场站驻训的三大队在十二月的月底就已经返回了东岭场站,反倒是121团的一个大队是在参加完薛飞婚礼后的第二天才返回北塔场站。

  “一大队机群,降低高度至500米后,各中队自由低空突防。”

  驾驶着301号歼-10C的叶剑龙,透过玻璃座舱,观察地面的情况,待编队脱离群众聚集区上空空域后,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

  “XXX收到。”三位中队长的声音依次在通信频道内响起。

  伴随着叶剑龙的命令响起在通信频道内,杨洛在回应的时候就已经缓缓压杆的同时改变迎角,降低高度。

  在301歼-10C后面的两架歼-10C跟随杨洛的步伐,在保证编队的情形下,逐步降低飞行高度。

  十秒后,三个编队的机群飞行高度降至500米。

  “304、305注意,继续降低高度至300米。”杨洛低头看了一下地面的情况,随即下达命令,提升飞行难度。

  300米的飞行高度在接受了低空突防特训的众人眼中并不算什么高难度,虽然对每小时高达800公里航速的战机来说,撞击地面只需要短短的一秒多的时间。

  “304收到。”

  “305收到。”

  三架战机的机头几乎同时下压俯冲,迎角变小,缓缓降低飞行高度。

  如果是单机飞行,想要下降200米的高度,直接大角度俯冲即可,一两秒的时间就可以完成。

  但编队飞行不能这么干,必须保持编队的完整,只能采取小角度俯冲,更多是利用迎角变小,降低升力来降低高度。

  十多秒后,三架成品字形编队的歼-10C降低至300米飞行高度,地面上是一片广阔的平原地带,偶尔可见不高的小山坡,被还未融化的积雪覆盖,一片白色。

  东北的积雪,要到来年出来正月才会开始慢慢融化。

  “304、305,有问题吗?要不要继续降低高度?”杨洛笑着询问道,显得很是轻松。

  作为特训时候的教官,底下又是平原,300米太小儿科了,如果独自一个人敢尝试极限的十米以下飞行。

  “304可以继续下降高速。”

  “305也可以继续。”

  相比杨洛,许志强和王汉宇则严肃多了,双眼死死地盯着前方的地面,还要关注着仪表盘上的空速、高度、航向等信息。

  “好,继续下降高度。”杨洛听到许志强和王汉宇的回话后,下达新的命令。

  低空突防,高度越低,速度越快,操作难度越大,难度系数呈几何形式跳跃着增长,而现在还要加上一个因数,编队飞行。

  杨洛随心所欲地操控着战机下降高度,似乎有一种人机合一的感觉,如臂使指一般,毫不在意压在身上无形的过载。

  许志强和王汉宇则有些呼吸粗重,面色凝重,竭尽全力控制身下的战机,不断调整飞行姿态。

  降低!

  继续降低!

  两人咬牙坚持着。

  “坚持不住就说一声,别强撑,没什么丢人的。”杨洛提醒道。

  从通信频道传来的呼吸声中,杨洛判断的出两人都已经快到极限了,毕竟是编队飞行低空突防,不是单机低空突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