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来如风雨,去似微尘-第3/4页
周林起身行军礼,沉声道:“是!”
***********
东武阳。
臧洪在屋内慢慢踱步,心中充满悲愤和绝望。
大汉为何会走到这番田地?
他实在想不通。
最开始讨董时,众人发誓诛灭国贼,“齐心戮力,以致臣节,殒首丧元,必无二志”,匡扶天子,中兴汉室。那时自己登坛盟誓,展望未来,意气风发,何其壮哉!
然而诸侯不思讨董,反而争权夺利,互相兼并,让臧洪烦闷至极。
后臧洪被张超派去联络刘虞,经过冀州时被袁绍挽留,请他担任青州刺史。经过诸侯讨董失败之事,臧洪明白想要施展抱负,必须有兵有地,因此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不过臧洪虽有志气,武略却稍逊,无法扫灭黄巾,一统青州。不久又败于刘备之手,丢了青州。
面对刘备的挽留,臧洪认为受人之托,当忠人之事,还是回冀州见袁绍谢罪。袁绍大度,又任命他为东郡太守,示以宠任。臧洪兢兢业业,将东郡治理得民富郡强。
故主张超之兄陈留太守张邈为郭贡犯境,臧洪请袁绍救之,袁绍不听,臧洪愤然与袁绍决裂,带部曲渡河南下,与吕布等合力击败郭贡,保住陈留。后刘备与吕布、张邈、郭贡联合逐走曹操,分割兖州。臧洪协助张邈、张超保境安民,经营陈留,积蓄实力。
然而天降噩耗,天子被害,神器无主。韩遂立不知从哪里找来的宗室刘民为帝,益州牧刘焉自立为帝,袁绍立刘旭为帝。臧洪一时不知何去何从。
后面形势变得更加波谲云诡,刘备挥兵西征,吕布联合张邈、刘宠、刘表等相抗。刘备棋高一着,先灭刘宠,吓退刘表,又击杀袁绍大将颜良,逼降吕布。张邈不得已归降。
刘备接见臧洪,欲用之为郡守。臧洪予以拒绝。
拒绝的原因很复杂。最主要的理由是觉察到刘备也有不臣之心。
梁相张超亲自登门劝说臧洪为刘备效命。臧洪均未应允。
臧洪反复权衡,刘旭之父刘陔的爷爷刘建,与桓帝刘志,同为河间王刘开的孙子,两人为堂兄弟。刘志生灵帝刘宏,刘宏生刘辩、刘协,刘建则生刘利,刘利生刘陔,刘陔生刘旭。刘旭比刘辩、刘协矮一辈。寻编全天下宗室,没有比刘旭的血缘再正的了。
臧洪于是决定回到河北为朝廷效力。
但袁绍这次不敢委任臧洪为官了。
经过这么多事,袁绍对臧洪也算有了个清楚的认识:此人确实是个忠义之士,治政方面也极有才能,但过于迂腐,不识时务,是一把双刃剑。袁绍觉得自己驾驭不了臧洪,还是置之不理为上。
但就算这样,袁绍称帝后,听到臧洪夺取东武阳,招诱徒众,举起反旗,还是忍不住吐出一口老血:天下那么多称帝的,你为何偏要反我?
臧洪心中也是悲愤至极:好不容易有个真命天子,尔袁绍当周公也就罢了,偏偏要学王莽,是可忍孰不可忍!
东武阳距离邺城也就两百多里,而且一马平川,几乎无险可守。袁绍万万不敢放任臧洪做大。虽说刚与刘备握手言和,谁能保证刘备不尽起大军来犯?
袁绍严令沮授迅速扑灭臧洪。
沮授道:“臧子源乃义士,却非智士,智虑短浅,所谋不深,做事冲动,不顾后果。若急攻之,反而令其煽动士民,凭城固守。我军只要截断关羽援兵,围住东武阳,施以攻心之计即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