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平原一战定输赢-第2/5页
今不早图,必为后患!”
田丰赞同沮授主张,特地提起往事,道:“昔日刘备定济南,擒臧洪,崛起青州,某就认为此人有勇有谋,心雄志大,又有关张赵等狮虎之将,必非能屈而为人下者,将来或为袁公之敌。今日果然验矣。
刘备破曹操、据豫州、退袁术,芟夷大难,略已平定,若再坐观其扫平吕布、刘宠,将一统河南,不可复制。
某认为当务之急,应联合一切力量,将刘备彻底扼杀。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在所不惜!”
不等袁绍开口,逄纪就跳出来,冷笑道:“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鹬蚌相争,两败俱伤,为人渔翁得利,亦不顾忌乎?君言何其谬也!
如今我军正办大事,刘备之事自当延后。更何况,吕布善战,刘宠勇武,刘备岂能一夕扫平?待我军抽出手来时,刘、吕连战数月,必皆疲惫,自可一击而擒二虏,天下不难定也。”
沮授、田丰当即加以反驳。审配则支持逄纪。袁绍帐下文官纷纷站队,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袁绍难以决断,请吕布使者暂住些时日,将尽快给予答复。
使者等候十日,仍未得到袁绍之决定。
让袁绍难以割舍的大事,不是别的,正是拥立天子之议。
韩遂拥立所谓弘农王之子刘民为天子;益州牧刘焉自立为天子。袁绍得知后,大为紧张,生怕后人。
经过一番争论,决定立现任河间王刘陔之子刘旭为天子。
袁绍亲自登门。
刘陔之父刘利,祖刘建,曾祖刘政,高祖刘开。刘开乃汉章帝刘炟第四子。
本朝第十至第十三代四位皇帝均为刘开子孙。
桓帝刘志为刘开之孙,灵帝刘宏为刘开曾孙,被董卓废为弘农王的刘辩和刚为马超所害的刘协则是刘宏之子。
刘陔与刘辩、刘协平辈。
刘旭低刘协一辈,继任天子,正为适宜。
以血统而论,天下宗室没有比刘陔一家更尊贵者。
刘陔年未至四十,听了袁绍之议,吓得脸色苍白,摇手不迭,坚决不同意儿子刘旭继任皇帝。
袁绍再三恳请。
刘陔只是摇头。
刘旭年只十五岁,尚未成年,有刘陔阻挡,袁绍无法与刘旭直接对话。
袁绍采纳逄纪之策,命各郡国守相纷纷上表,请立刘旭为天子,并伪造谶纬、童谣,大造刘旭当为天子的舆论。
在袁绍威逼利诱之下,刘陔慢慢开始动摇。
有赞成袁绍新立天子者,自然就有反对者。
袁绍一边平息内部异议,一边准备天子登基大典,忙得不可开交,自然难以决断与刘备掀起战争之事。
更有曹操自立于并州,袁绍深恨之。
袁谭、高干、韩荀历经千辛万苦,从并州逃回冀州,在袁绍面前百般控诉曹操之无耻,请求袁绍拨付精兵,愿讨曹操以赎败军之罪。
大将麴义也力主讨伐曹操。
逄纪认为并州之于冀州,有居高临下之优势,若不尽快攻取,曹操在并州站稳脚跟,势必威胁冀州腹地。
虽然刘备威胁大过曹操,但在袁绍等人心中,背叛者更可恨。袁绍在西线留屯重兵,就是意在曹操。
迁延数日,袁绍终于做出决策,召见吕布使者,告知决定。袁军将陈兵清河,做出渡河插向济北国之姿态,威胁隔绝赵云太史慈和关羽的联系,各个击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