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甲兵耀日围东平(修)-第2/3页



    这几日在寿张乡里招徕俘获到的黄巾军足有万人,精壮数千,补充进折冲军后仍有大量剩余,刘备又将其补充进武卫五营。

    耿奇之武卫营越来越向亲兵护卫方向转变,仍旧为五百多人,未扩充。

    典韦被提拔为摧锋中郎将,统领原摧锋、先登两营;刘猛被提拔为陷阵中郎将,统领原陷阵、敢死两营。

    两人各补充千人,即典韦军和刘猛军各两千两百人,合计四千五百人,兵甲斗具为诸军之冠,也由刘备直接统领。

    七月五日,刘备留陈禄守城,率大军东下,进逼东平陆。

    甲兵耀日,旌旗蔽天,连绵数里,气势雄壮。

    刘备这几天实力飞速膨胀,曹操也没闲着。

    曹操打败赵云的当日,担心渡汶水北上无盐会被刘备掩袭,遂急行军直奔东平陆。

    东平陆并未落入黄巾之手,一直控制在县令苏逊手里。

    苏逊乃扶风人,少好游侠,后以学行称,担任县令已三年,民风大化,乡里贤之。

    王喜入兖后,苏逊说服县里豪强守城,又派人对王喜道:“东平小城,破之不足以增将军之威,留之无损于将军之名。不如舍之。”

    王喜派兵攻之十日,不能下,遂置之不理,东平陆成为二十万黄巾中的一个孤岛。刘备南下寿张后,派人说苏逊。

    苏逊质问道:“刘公处青州,仆处兖州,不意刘公跨泰山、涉汶水而至鄙地也,何故?”

    使者回答:“黄巾肆虐,生民涂炭,而贵州牧守不能拒,故刘公提兵而剿之,上扶社稷,下安黎民。”

    苏逊道:“曹兖州命世之才,已退黄巾,吾州豪杰层出,智士蜂集,何为不能守?请回告刘公,兖州非其所宜居。”

    使者回报,刘备暗怒,但从黄巾降兵中打听到苏逊守城事迹,不欲硬取之,暂时搁置。

    曹操至东平陆城外,呼苏逊。

    苏逊在城头看是曹操,开门相迎。

    两人却是旧识,曹操任济南相时,苏逊任历城尉。

    曹操本就有六七成把握苏逊会迎纳自己,见果然如此,仍旧大喜。

    得据东平陆,一是可以扼守刘备与南部黄巾之联系,大大有利于自己招抚黄巾、壮大力量。

    二是,东平陆与刘备现驻军之寿张同在汶水之南,自己背后就是山阳大本营,而刘备青州援军却隔着汶水,形势十分有利。

    夏侯渊得曹操之信后,立即破坏无盐城不宜搬运的守具,带着黄巾降卒、百姓,尽渡过汶水,至东平陆与曹操汇合。

    这几日,夏侯渊派军侯杜松、楼异在无盐周边乡里招抚黄巾,得众万人。

    曹操与夏侯渊合兵后,兵力扩充至近三万,也派出使者去招降巢集、张圭、周豹、黄牛等人。

    四人路远,使者未返。

    周边乡里黄巾小众陆续来投。

    刘备兵临城下。

    由于斥候已探明刘备军两万余,逊于己方兵力,曹操麾下将领皆建言出城与之野战。

    曹操否决,道:“子让经营东平陆多年,守具齐备,且放刘备来攻。彼仰攻坚城,吾乘其弊,足以破之!”

    遂坚守不出。

    硬攻是肯定拿不下此城的,刘备对此心知肚明,自不会白白在坚城下折损兵力。

    刘晔献计激曹操出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