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苦相持以待贼弊-第2/3页



    应举二十**岁,年纪虽轻,性子却十分谨慎,或者说是保守,摇头道:“若舍历城北上,与徐和大军野战,一旦历城贼与徐和夹击我军,如之奈何?历城乃腹心之患,必须除之方可北上。”

    赵云力谏而不听,退而对简雍道:“应仲瑷虎叔乃有犬侄乎?”

    简雍道:“别有用心尔。”

    赵云道:“简君何意?”

    简雍道:“泰山兵岂能白白助我讨贼?应德起只是想占住历城罢了。”

    赵云勃然大怒:“竖子何敢做此苟且事!吾入而杀之,并其兵,何如?”

    简雍摇头道:“泰山兵素服应氏,一旦应举被杀,势必离散,既不能将兵救漯阴,又结泰山之仇。还不如任其留历城遥为援兵之势。”

    赵云道:“既如此,我当北上赴漯阴之战。”

    简雍道:“吾当说服应举借兵,赵君可统领北上,多建旗鼓,大张声势,以为疑兵。”

    赵云道:“诺。”

    简雍遂入见应举,陈恳劝说:“泰山与刘校尉皆为黄巾所患,若刘校尉兵败,泰山亦难独存,故应公令君来救。君顾虑历城袭扰后路,自是持重之谋,然漯阴又不可不救,实在两难。

    雍建议君借一曲兵于赵军侯,使其伪为大军北上,必能使徐和骇惧,使漯阴得救。此乃两全之计。”

    应举道:“一曲兵太多,吾仅四曲,岂能借去一曲,且给赵子龙一屯兵。”

    简雍道:“一屯兵仅百人,在万军交战中难起作用,请益之。”

    应举道:“至多两屯兵。君勿再多言。”

    简雍叹息从之。

    ******

    土鼓县外,王喜回望良久,对左右道:“土鼓乃是大县,显胜于陵,弃之实在可惜。”

    肖建道:“城虽高大,但听闻户口稀少,皆逃亡幽冀,取之无益。”

    王喜道:“吾亦知之。若大贤良师尚在,必能约束部属,不使残虐治下百姓,不致其离散。”扼腕叹息。

    王喜虽然经常入寇齐国,寇掠侵夺,但对其治下于陵的百姓还是相当维护的。这次他弃于陵而西,有上千百姓迤逦而随。

    肖建私下对王喜道:“根据消息,徐和等并非直接西上,而是先攻漯阴。漯阴刘备乃公孙瓒手下悍将,恐怕不易对付。

    以吾料之,徐和即便破城,也会损失不小。我军可乘其疲敝,尽夺其兵,因号令全州黄巾,统一指挥,何城不能下?何人不能击?如臧洪之流,又何足挂齿!”

    王喜深以为然,遂令加快行军速度,斜向西北,径趋漯阴。

    与此同时,临朐、高山黄巾合兵率众西奔,拟经般阳而至于陵,现在刚刚渡过淄水。

    ******

    漯阴城外,黄巾攻势益发猛烈,漯阴城摇摇欲坠。

    刘关张皆身负数伤。

    整个刘备军中,不管是卫士还是文官都亲自上阵与黄巾搏杀。

    沐并负责督军法,站在后面,凡向后逃跑的,皆斩之。

    大腿被流矢射中,沐并脸色不变,抽刀裁断箭杆,简单裹伤,仍旧严执军法,维持军纪。

    田豫向刘备道:“当此之时,无须权谋计略,只须看谁的毅力最大、意志最强。”

    刘备道:“贼不能破城明矣!吾又有何疑!”率武卫,巡军。

    士气复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