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曹操之谋-第2/3页



  曹操笑容为之一滞:“志才所言,不无道理。唯有袁术将刘赫在洛阳之兵马尽数消灭,我等之后行动,方可高枕无忧,否则高顺率残部,与并州反扑兵马里应外合,当可轻松夺回洛阳。”

  “启禀主公。”程昱走了出来,拱手道:“属下已建议袁术兵分两路,先强攻虎牢关,吸引高顺注意力,待洛阳兵马前往救援时,再攻其后背函谷关。另外,如今已入秋多时,等他攻下洛阳之后,怕也是深秋,刘赫即便想要复仇,冬日也不便动刀兵,只能等到开春。”

  曹操一拍双手:“不错,如今西河郡大灾,刘赫倾其粮仓赈灾,只怕军粮消耗无几,等开春之后他军中缺粮,我等自然无所畏惧。仲德随机应变,此确是上乘计策,不过……”

  他语气一转:“此计只怕未必能瞒过高顺、崔钧和荀彧等人。”

  曹操不无忧虑地说道,他随即看向了贾诩。

  “文和可有妙策献于曹某?”

  贾诩躬着身子,低着头,语气十分平缓地回答:“在下于兵法韬略,并不擅长,有诸位高贤在此,诩不便班门弄斧。而且此次计谋,太费思量,属下这些时日常常头昏目眩。”

  “哦?当真如此?”

  曹操的眼光闪过一丝精芒,他盯着贾诩,见他神色之中隐隐确实有一些痛苦之色。

  “文和此次十分劳苦,且终究年事渐高,自然精力有所不及。待攻下洛阳之后,赐你一座宅院,好好休养一阵。”

  “多谢主公厚恩。”贾诩躬身谢恩之后,便退了回去。

  一个面容刚毅,虎目圆睁的武将喊道:“嗨,这有何难?孟德予我两万兵马,我定能击败高顺。”

  看到此人说话,曹操的脸色也马上堆起了笑容。

  “呵呵,元让之勇,冠绝三军,我自然放心。只是我军不可真正出兵相助袁术攻打洛阳,否则计划败露,要想做那坐收渔利的渔翁,自然也就难以成功了。”

  “这……唉,罢了罢了,这种事我还是不瞎掺和了,你们想明白了,尽管下令就是,我夏侯惇定为孟德做第一个冲锋之人。”

  “主公,嘉有一计,或可奏效。”

  曹操闻言,看向了一个面容俊美,不过面色白得有些病态的年轻人。

  “哦?奉孝入兖州不过数月,屡次进言,无一不中,今既有计,定然绝妙,快快说来。”

  年轻人说道:“我兖州官兵,自然不能明目张胆攻打洛阳,不过只要对方认不出是我兖州的军队,此难题不就迎刃而解了?”

  “奉孝的意思是……”

  曹操脸上最初有些茫然,不过很快就转变成了惊喜。

  “曹某明白了,此计不但可对付高顺,更可对付袁术,一举两得,妙极妙极。奉孝料敌,每计必中,使吾成大业者,非卿莫属也。”

  “主公英明无二,嘉略有薄才,非明主不可用之,得见主公,乃嘉之幸也。”

  主仆二人相对而笑,一旁的程昱看着郭嘉,却是脸色有些嫌弃模样,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些什么,不过最后还是把到嘴边的话给咽了回去。

  “禀报主公,东郡太守陈宫在殿外求见。”

  一个传令兵进来说了一声,曹操闻言,喜色更浓。

  “哦?公台来了?看来教他筹备的粮草器械定然已经筹集完毕,快请他进来。”

  那传令兵前脚刚退出去,曹操脸色马上就沉了下来:“公台一向以儒者仁义之道行事,昔日定下文和之谋后,我为防他得知此事会出面反对,故而将他调去东郡,稍后他来时,诸位万不可说漏,否则军法从事。”

  众人都知道,当初曹操欲行刺董卓,结果事败逃离,被董卓发下海捕文书。他乔装打扮,逃到中牟县,当时陈宫任县令,认出了曹操,将他抓捕,之后敬佩曹操志向,弃官随他起兵,紧跟着就得知刘赫发檄文,召天下英雄共讨董卓,陈宫为此与他暂别,回乡变卖家产,之后到兖州与曹操汇合。

  几年来,他在曹操麾下,治理地方,筹集军备,出谋划策,可谓功勋卓著,任劳任怨,更是曾经亲自说服了讨董联盟的诸侯之一——济北相鲍信,让他出兵出资支持曹操,才使得曹操能短短几年之内迅速发展至如今实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