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尽忠任事-第2/4页





    “现在他应是在火中吧。”沮授漫不经心的说道,上一刻还是他的盟友现在转眼成了生死无忌的陌路人,他手把酒碗,碗里浑浊的酒水晃荡出波澜:“正南不会觉得奇怪么?朝廷早已寄望于我,邺城归附,有我一人足矣。可朝廷偏又遣派荀友若来,若是特来为我掩护遮挡,又不至于是荀氏族人亲来犯险。可偏是荀友若来了,此即是说,荀友若在别人眼里,是可活可不活。”

    沮授低头看着酒碗底沉淀的渣滓,吁了口气道:“荀友若生死皆在于我手,是生是死,就看我要站那一边而已。”

    “你与朝廷的底细竟有如此深了么?”审配凝视着对方,沉声道:“所以你是不选择与颍川荀氏站在一处了?这到底还是冀州人与颍川人之间的仇隙未解,仍要延续下去啊。”

    “你争我斗了这么多年,仇怨岂是一时能消解的?今后强弱势改,我是不肯依附颍川人的……不过,这畛域之别倒是小事。”沮授纠正说道:“让我下决心的,还是荀友若与我说的一番话,他畅言荆州、曹操等人归附皆有颍川之力,足可见颍川势大。今后朝中若还有关东之称,则必是以汝颍为首。”

    “这又如何?当年南阳邓氏、阴氏等族有襄赞大功,不亦是如此么?”审配奇怪的问道。

    “确实如此,可当今天子,并不想做光武皇帝啊。”沮授慢慢喝了一口酒,小心的滤着酒里的渣滓:“你忘了当年在壶关,袁公对我等说的一番话了么?”

    审配恍然记起,当初袁绍为了团结麾下文武,直言天子倒行逆施,抑豪强、亲寒庶,治法严酷,不循经义。虽有些夸大其词,但这里头就隐约透露了当今皇帝的政治倾向。联系起沮授的选择,审配不难明白,颍川人当下看似风光,其实早已履至渊上薄冰。对方在破城的最后关头借蒋奇之手杀掉淳于琼等人,不仅独占反正大功,更借此与颍川士人彻底撕裂,双方既然成为仇敌,那么敌人的敌人自然会适时伸出橄榄枝。

    “这样你就不用担心势力孤单、无人扶助了。”审配佩服的叹了口气,伸手拿起沮授早已为他倒好、却没有动过的酒碗:“冀州虽广,但论名望、才智,无人能及你左右,你沮氏盛兴不远了。”

    沮授从袖子里拿出一块干净的绢布,轻轻擦拭着嘴唇,并偷偷用舌尖将酒水中的渣滓吐在绢布上:“真有你说的这般轻易,荀氏就不会有忧谗之心了。”

    他知道自己的选择意味着什么,一旦这么做,短期内固然得以起势,但从长远看,他迟早会成为争斗的焦点,他选的这条独木桥,不比荀氏要安稳多少。

    “所以你选中了张儁乂?”审配有些恍然,旋即叹了口气,悔恨道:“若不是淳于琼苦苦催逼,审荣又如何会为你算计驱使?”

    沮授笑了,放下酒碗说道:“你若要责怪,就该责怪你自己。早在你拿出家中储米供守军所需的时候,审荣便恨你入骨了,他那时就已有反意,只不过是捱到淳于仲简软禁你之后。”

    “什么?”审配惊怒道:“这个混账!”

    “你看你所坚持的一切,就连最亲近的人都不愿与你一起。”沮授神色复杂的站起身来,往狱门外走去,蓦然叹了口气:“这样的坚持还有意义么?你之前问我为何不愿替袁公死命,现在你应该知道了吧?”

    “我一直都嫉恨你。”审配默默无言的看着沮授走出狱门外,正要与适才赶来的李孚会面,他冷不防说道。

    沮授的背影停住了。

    “冀州人杰众多,可凭什么是你与田元皓居其首?”审配霍然站起,他的面孔被高窗外的夜色笼罩,呈现异样的神色:“所以我谁也不服,我就要做给你们看,我审正南哪里不比你们要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