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五二 英王监国-第2/3页



  李明勋扭动了一下僵硬的脖颈,把那破书放一边,说道:“阿海,看到没有,这就是皇帝的生活,宫里宫外,人人算计你,试探你,弄的夫妻不像夫妻,家庭不像家庭。”

  “也就这段时日罢了,等您下定决心,定了大位,一切就好了。”李海轻声安慰道。

  李明勋苦笑摇头,示意他坐下,说道:“秘密召你来,是有要事。”

  “是,微臣静听吩咐。”李海恭敬说道。

  李明勋道:“我已经定了,西路军让裴成义带,中路军我亲领,东路军让巴特统帅,左翼则又陈平领,右翼交给曹禺的儿子曹松。”

  “都是熟知边事,又领兵多年的,妥当。”李海赞道,他知道,皇帝要说的不是这个。

  “老三还小,嚷嚷着要跟去,估计也是老大撺掇的,就不让他去了。我准备把老二带身边,他是太子,没经历过阵仗可不好,军中之事,他总归要知晓些的好。”

  “那英王呢?”李海主动问道。

  “我准备让他再京城监国。”

  李海听了这话,惊的直接站了起来,他拍了拍自己的耳朵,诧异说道:“监国!英王监国?您是不是要.........。”

  李海第一个反应是储位有变,但转念一想又不对,若皇帝有意让英王继位,就不会再带太子北伐了:“您这是.........?”

  “谁都知道,满清那点兵马火器对于如日中天的帝国,百战百胜的陆军来说,根本就是不值一提,北伐最大的敌人是千里瀚海,是恶劣天气。最稳当的办法应该是夏秋北上,可为了取得最大的收益,我选择了冬季北伐,一场风暴,一个意外,还有那些不稳定的满蒙部落,大军可能就会折损在漠北,这次北伐,动用的是七年积攒的精锐,剩下的军队就是防守有余,进取不足的。即便是败了,也可保住现有的局面,可若是全军覆灭,长城之外就会沦陷,山海关外,亦起兵灾。

  我说过,这是我最后一战,我若败了,宁可死在漠北,也不会遁逃归来。若局面败坏到那个地步,我需要你按照我给你的旨意,拥立英王继位,安定天下。”李明勋说道。

  原本还觉得有些害怕的李海听了这些话倒是笑了:“我明白您的意思,如果您失败了,帝国确实需要一个比您强的帝王,那就是英王,而不是太子。可是您怎么会失败,五路大军也不可能全军覆灭,这只是一种可能,概率极小的可能,这种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叫做不可能事件,这是您二十五年前教我的。”

  说着,李海站起身,继续说道,语气轻松了许多:“显然,您不会为这种不可能事件就让英王监国的,您肯定另有考量吧。”

  “你说的没错,阿海,让君度监国更像是我给他的一个实习的机会,君度不是一直以我为目标吗,他不是自诩文治武功不亚于我吗,现在机会来了,我离京北伐,几个月甚至一年不回来,让他管理这个国家一段时间,让他知道自己的斤两。

  很多时候,我给他的评价都是我猜测的,我不想让他当皇帝是怕他再把这方文明归于封建帝制,但那是我以为的,我猜测的,并没有真实发生,或许君度有自己的办法与内阁、国会等机构共存,或许他有自己的政治智慧和权术,监国就是给他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皇帝说道。

  阿海微微点头:“假如,我是说假如,您以往对君度的判断被这次监国证明是错的,这个孩子不仅武勋盖世,更有文治,能顺应您的安排,继续我们的事业,那........。”

  “毫无疑问,君度就继承我的皇位。”李明勋丝毫没有犹豫,确实没有值得犹豫的了,如果英王真的有治政之才又能接受先贤的治国理念,继续现有的道路,那么他就是最佳继承人,全无缺点的继承人,即便太子将来展现的比他更有治政之才也是无用,在武功上,他已经没有机会比英王更优秀了。

  李海深吸一口气,说道:“皇上,我这半辈子最大的准则就是坚信您的判断,这一次,我仍然无条件的支持您。”

  “很好,我就知道,这么些年,许多人变了,只有你是不变的。”李明勋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