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八三 困惑-第2/3页



  既然不需要投入过量的兵力和资金,那么真腊不会对合众国的战略计划产生大的影响,李明勋便可以暂时不更改稳海攻陆的计划,继续前往槟城,目前来说,值得这个战略规划翻转的只有荷兰东印度公司,李明勋要在槟城试一试荷兰人的深浅。

  槟城。

  达杨已经不是一个帅小伙儿了,距离他初见李明勋已经过去了将近二十年,这二十年里,达杨从一介纨绔,一步步成长,已经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一员。

  马特索尔科接替范迪门成为总督之后,在经济贸易挣扎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政治却是锐意进取,科隆进入东印度群岛委员会之后,达杨成为了公司对外的马前卒。

  几年的时间,达杨的脚步遍布东方,在台湾,他通过谈判移民走台南地区受到迫害的荷兰裔商人,在爪哇,他在马打蓝王国内部为公司找到了强有力的支持者,在暹罗,达杨从贪婪的暹罗国王手保住了公司对鹿皮的垄断权,这一点保证了公司可以在日本那里获得充足的白银,在占城的丛林里,他为异教徒送去反抗九龙公司和叛徒广南国的军火,在缅甸,他与英国人合作,保证国商人进入不了东南亚这个最强国家的领土

  原本,从加勒港返回巴达维亚的达杨应该会取代某位已经吃的脑满肠肥的家伙,成为东印度群岛委员会的一员,顺利进入尼德兰在东方殖民地最高的权力体系,但是达杨却收到了意外的消息,那是前往槟城,作为东印度公司,甚至整个尼德兰的使者,与国人谈判,划分海势力范围。

  达杨一开始很疑惑,这不应该是科隆的事情吗,毕竟这种高规格的谈判,也只有马特索尔科亲自出马或者科隆这个国通才能胜任,但达杨依旧成为了全权特使,在马特索尔科总督写来的信件,达杨只是知道科隆身负重要使命,前往了日本,那个东印度公司职员们向往的地方。

  虽然每次前往槟城行政大楼都是被拒之门外,但达杨很清楚,李明勋肯定已经到了槟城,不然行政大楼也不会被戒严,在炎热的六月底再次尝试求见失败之后,达杨举着伞,坐舒适的马车,前往沿海的一座餐馆吃饭。

  即便是来到槟城的时间不短了,达杨也无法相信这是一个只有七年市龄的新兴城市,这座城市在荷战争之设立,迅速成为了合众国在印度洋地区的核心,也取代马六甲成为了东西方贸易的枢纽,来自欧洲、西亚和南亚的货物可以从此地南下进入南国海,也可以从此地岸,穿过宽阔的两洋公路,抵达同样的目的地,槟城是东西方货物的集散地,世界任何一种货物都能在这里找到。

  达杨这几年的外交活动总是会经过槟城,有时会逗留,有时之后补充食水,但每一次来,这座城市都是大变模样,第一次是前往锡兰去交割亭可马里的时候,槟城还只是一座杂乱的、光秃秃的大工地,但当两年后来的时候,城堡、炮台和港口已经树立起来,如巨兽般匍匐的砖瓦窑建设于第三个年头,高耸入云的烟筒灯塔都适合作为航道标,装满货物的仓库、可以修理千吨巨舰的船坞、提供木质、五金件的工坊、出产热带作物的作坊,还有学校、教堂、寺庙,达杨见证了这个城市的崛起,每一次来都是难以相信的变化。

  而站在三楼的餐馆,向西面看去,树林和杂草在被清除,各类建筑物资在堆积,城市的扩大仍然没有结束。

  这是一间地道的法国餐厅,尤其以汁多味腴的法国菜著称,红烩鸡与嫩牛排是达杨的最爱,这能让他想起遥远的假象,侍者端着菜品来,微笑问道:“要品尝一下美味的开普敦红酒吗,阁下?”

  “不需要,请打开窗子,谢谢。”达杨眼睛里闪过一丝不悦,但礼仪依旧无可指摘。

  侍者照其吩咐做了,离开的时候仍然多看了一眼这个有些不同寻常的家伙,这家餐厅位于港口旁边,虽然距离最繁忙的商业街还有一段距离,但白天打开窗户,仍然会有尘土进来,也不乏港口机械和码头工人的嘈杂声音,但侍者不知道,达杨是想看到港口。

  餐厅的三楼这座房间可以很清楚的看清楚槟城港口的绝大部分泊位,包括他最关键的军港区,窗户被打开,远处的港口区是桅杆如林,至少有千支桅杆一排排的树立在那里,密密麻麻的船只进进出出,更小的船只则穿梭其,提供各类服务,即便在欧洲,这也是巨大的海港,而在东方,除了台北,达杨想象不出还有什么港口能与之媲美,巴达维亚吗?即便是东印度公司最强盛的范迪门总督早起,因为各种条件限制的巴达维亚也不这座向全世界开放的自由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