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操作-第2/3页
刘禹将叶梦鼎的书信接过来,却没有打开,而是收入了怀中。
“朝廷想要做什么,止于海峡之侧,不要伸到这里来,需要什么事物,按公价尽量供给,概不赊欠,你也看到了,某家摊子太大,浪费不起,你带来的东西,可以留下,这是最后一次,也是某家的底线,陆尚书,若是想将家小送来,一切都按法度来,这一点可以放心。”
“某知晓了,若是当真到了那一步,还望子青看在曾是宋民的份上,帮上一把。”
陆志侃知道再说下去,只怕会适得其反,说到底他不过是个传话之人,决定只能由政事堂的人来做,当下不再多劝,举手与他告辞。
一直到人影消失,刘禹都没有给他一个明确的答复,自己面临的事情也很复杂,究竟会发展到哪一步,根本预料不到,如何能随便答应。
“子青!”
听到声音,他转身过身,一下子愣住了。
只见从州衙的方向,驶过来一支特殊的人群,他们每个人都穿着一身灰色的牛津布工装,如果在胸前打上字样,活脱脱就是后世的工厂工人,更吸引眼球的是,这些人有男有女,而且每个人都骑着一辆自行车!
为首的叶应及熟练地将车子停在他的面前,刘禹吃惊地笑了笑。
“筠用,你也学会了?”
“从这里到工地,有十好几地呢,马儿找不到几匹,总不好走着去吧。”
这倒是实情,也是当初他运来自行车的初衷,这事物不用油,又好上手,拿来做短途代步,再合适不过了,没看后世的共享单车已经泛滥成灾了么,人家那叫绿色出行。
“学生等见过山长。”
在他身后,是那群提高班的学子和一部分夫子,看到他,纷纷执手见礼,其中居然还有他的大姨子。
“好好,是去水坝么,同去。”
刘禹也不客气,从吴老四的手里接过一辆自行车,与他们一块儿沿着马路向前骑去,一路上,引得百姓纷纷侧目,自觉地给他们让路,看来早就见怪不怪了。
这种车子是他在后世专门订做的,更突出越野性能,加强了防震和车身的坚固程度,简化修理难度,就连车胎都是实心的,免去了打气的麻烦,除了琼州,还能用于那种只有简单土路或是野地,因此,首先普及的就是学校和军营,等到会的人多了,再慢慢向民间发展,他已经可以想见,后世新华夏建国初期,每到上下班的时候,那种万车竞速的盛况。
以叶应及的痴迷程度,那辆车子只怕被他拆过无数遍了,从实物倒推理论,会让人学得更快,也更容易产生兴趣,昨天,人家公然提出,要研究会出声音图像会演戏的画影儿,究竟是个什么原理了。
当然这是好事。
一群人浩浩荡荡地来到几近完工的大坝,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雄伟的坝体给人一种极其太震撼的视觉冲击,哪怕他曾亲自参与工地建设,此该也不由得定了神,因为它不再是纸上的蓝图,而是实实在在的矗立在眼前。
这是目前为止,琼州施工难度最大、投入人工最多、工期最长的一个工程,在一片荒地和山间,用人力筑起一个巨大的人工湖,不仅他这个始作甬者自豪不已,就连普通百姓也将它当成了一景,然而它最大的作用,还没有真正体现出来。
“走,带我看看。”
对于这里,叶应及比他更熟悉,跟在前者的后头,刘禹和同来的人将自行车留在外面,顺着坝顶内部的梯子进入了大坝的内部,首先就是控制室,这里面当然是空空如也,各种控制终端还留在后世的仓库里呢。
从控制室往下走,便是巨大的轮机室,一号机组已经被运了进来,沉重的主机放置在了事先浇筑好的基座上,各种线缆密密麻麻地堆放在地下,因为没有通电,里面显得有点黑,同来的学子们举着便携式手电为他们照明。
“你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的?”
刘禹马上终止了他们的动作,靠几个应急灯,安装这么复杂的水轮发电机,简直是异想天开,他直接接通仓库那边,让人将存放在里面的汽油发电机送过来,趁着这个空闲时期,正好试一试这些学生的学习进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