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言逃者死-第2/3页



“燃!”

两个呼吸不到,又是一声令下,火炬抛入云梯车。

只见,冲天大火熊熊燃起!

火油作为流体,从云梯顶部渗入云梯底部,登时之间,整座云梯车上的柔然人,即刻化作一名名火人。

“抛!”

这一轮的火油却是朝着城下密如蝼蚁的柔然人而去,而且不再是一小瓮,而是一大缸。

火油劈头盖脸的浇下,柔然人也不犯傻,当即朝后撤去,只可惜速度还是慢了半拍,火矢数百支,当空落下。

城北数里之地,尽化一片火海。

但这也意味着,城内的火油储备,见底了。

接下来的战斗,只能靠血肉之间的生死搏杀!

“劈!”

“推!”

临阵交锋,千言万语便化作一个个音节,也只有麾下将士才知道这是何意。

柔然人的攻势被摧破,但只要给柔然人调整的时机,用不了一时半刻,新的一波生力军,就能通过云梯车重新登城。

这是刘盛不愿意看到的,所以趁着交战间隙,他命令麾下勇士,把深深嵌入城头的副梯劈断,然后把云梯车用推杆推倒。

虽然效果不怎么样,但副梯折断的云梯车,作用要小很多。

“再攻。”

大檀冷眼观瞧,身为三军主将,当无悲无喜,无欲无求,临阵只知攻守,不闻他务。

麾下某人抚胸而退,不多时便有一支更加精锐的甲士乘马朝着城下疾驰。

柔然有的是马,既然能够缩短进入战场遭受打击的时间,何乐而不为呢?

甲士兵临城下,浑身上下都套在筒袖铠中,对于缺乏冶铁技术的柔然人而言,如此的甲士,已是精锐之中的精锐。

他们来到距离城头五十步的位置,只见方才停驻不动的云梯车开始缓缓移动,刘盛见状心下一惊,原来大檀玩的是田忌赛马的把戏,不愧是久经战阵的马上君王。

“单于呢?”

刘盛双目一扫,抓住一名跟随拓跋焘而来的宿卫军。

“在城下披甲!”

宿卫的幢将抚胸一礼,见刘盛没有其他吩咐,便要离去。

“且住,汝去奏明单于,请单于将宿卫军调拨由吾指挥!”

刘盛眼睛盯着逐渐靠近的柔然甲士,用箭杆做笔,鲜血为墨,在破布上写下了自己的请求。

眼下魏军士气低落,自己的嫡系玄甲军所剩无几,只有拓跋焘这个小子的宿卫军,仍旧保持着高昂的士气。

“遵命!”

片刻后,一位卫士来到了城下,只见拓跋焘在八大常侍的辅助下,披挂着属于他的吞头连环铠。

“单于,独孤盛将军请调宿卫军入城头接敌!”

卫士将文书递上,扶胸施礼未曾起身。

正如刘盛所预料到那样,拓跋焘的宿卫军士气高昂,丝毫不畏惧死亡。

而且兵甲精良,训练有素,凭借这三千宿卫军,即便狄那城破,拓跋焘也可以有惊无险的逃脱。

而刘盛向拓跋焘要求宿卫军的指挥权,却是已然对他的生存性造成威胁,不知道他能否同意。

而城头的刘盛,命令床弩手攒射的同时,也在不时向城下观望。

忽然,拓跋焘抬起头颅,与正在低头观望的刘盛目光对在一起。

刘盛的拓跋焘的眼中看到了狐疑,不信任与决绝,而拓跋焘再刘盛的眼中则看出了焦急,怨恨与不解。

然而,城头距离拓跋焘所在的位置,足有百步,两人只能互相看到,眼神中所包涵的意味,尽皆来自两人的脑补。

在刘盛眼皮子底下,那卫士重新跑了回来,手中拿着一份帛书。

刘盛知道,这是拓跋焘的诏书,而殷红的笔迹,正说明情急之下无处寻墨,乃是用鲜血所书。

“拜见将军!”那卫士来自城头,单膝跪地向刘盛行礼。

紧接着,三千宿卫军从拓跋焘周围开始集结,然后迅速来到北面城墙之下。

城中六千守军加上刘盛本部千人,在这两日的战斗中,已经损伤过半,若不是有着坚城可守,早已失去了战斗力。

如今城中仍旧保持着齐全编制的军队,只有拓跋焘的宿卫军,虽然也有战损,但编制没有被打散,士气仍旧高昂。

救火队,该上场了!

“第一幢去甲子位!”

“第二幢去丁丑位!”

“第三幢去辛丑位!”

“第四幢去丙辰位!”

“第五、第六两幢,城门下待命,旗举钹鸣为援!”

“速行,违令者斩!”

临战之前,刘盛便以把城头的防区化作六十分,依照干支命名,一目了然便于指挥也便于调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