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宁陵君
    
    四人离开包间来到大堂的时候,突然看到所有食客都站了起来,涌到窗边。
    四人跟在众人身后,顺着众人的视线往楼下望去。
    这时的安邑路两边的小道已经挤得水泄不通了,中间的大道却空着,大道两旁站满了士兵。
    正当四人不明所以的时候,一阵悠扬的乐曲传了过来,紧接着一支仪仗队排着两列从宫城走了出来。
    仪仗队后面是身穿精美华服的卫队,他们扛着明晃晃的长枪,迈着整齐的步伐,卫队后面是十来名骑兵,穿着精致贴身的铠甲。
    骑兵后面有一小段开阔地,一名少年贵族骑在一匹高大的骏马上,他左后方不远是另一名骑马的少年贵族。
    二人身后又是骑兵和卫队。
    整个队伍足足有五百人左右,蔓延了一里地之远。
    人们盯着那两名贵族少年,饶有兴致的看着他们的头盔、铠甲、佩剑、骏马、弓箭。
    四人听到有食客在问旁边的人,“那两个人是谁啊?”
    “嘿,你竟然不认识?”
    “我认识还问,快说!”
    楼下的观众之中突然有人欢呼起来:“宁陵君!”
    “宁陵君!”
    “宁陵君!”
    前面的那名少年贵族向路两旁的观众挥手致意,人们的欢呼声更多更响了。
    有食客问到:“宁陵君是谁?”
    “宁陵君,魏咎,或者叫魏无咎,是当今魏王的庶子,太子同父异母的弟弟,封地在宁邑,故名宁陵君。”卜向辛解释道。
    “一个公子而已,为何百姓如此拥戴?”辛奇道。
    “你可知宁邑上一任的领主是谁?”卜对辛的没文化已经见怪不怪了。
    辛一拍大腿,说:“宁邑不是信陵君的封地吗?”
    “信陵君死后,当今魏王为了抵消信陵君的影响,赶紧把自己的儿子封到了宁邑,但似乎效果不怎么好。”有食客说到。
    “嗯,我也听说了,宁陵君本人从小就是信陵君的信徒,他到了封地之后还大力修缮当地的信陵君祠堂,听说规模是大梁的十倍,香火比大梁兴旺多了!”
    “你们仔细看他的脸,很多老人都说他长得跟信陵君年轻时一模一样!”
    “同一个家族的人,长得相像很正常啊。”
    “百姓才不管这么多,很多人都谣传宁陵君是信陵君的私生子或者私生孙子!”
    “他不在封地待着,到大梁来干什么?”
    “我怎么知道啊,肯定是魏王召来的啊,据说是前几日入城的。”
    “他后面那个人又是谁?”
    “魏豹,宁陵君的弟弟,还没有封地。”
    “他们这么招摇,是要干啥呢?”
    “如此全副武装,肯定是出城去围猎。听说魏咎和魏豹俩人的身手都很不错,不像太子那么文弱。”
    “有意思啊,太子带着右相跟左相争权的时候,来了一个宁陵君,他是站在左相那边的吗?”汤低声说道。
    “左相对信陵君多有诋毁,宁陵君不太可能站他那边,反而可能和右相的共同话题更多一些。”丁说到。
    辛捅了捅卜,说:“神棍,干嘛呢?又神神叨叨的了。”
    卜流露出一副郁闷的表情,说:“自从在荥阳大营见过章邯和赵佗几人,后来在敖堡见过另外一人之后,我发现我的面相术完全乱套了。”
    “哈哈哈,你想说什么?”辛讥笑道,汤和丁的注意力也被吸引了过来。
    “如果我说,我推算出他们俩人都有王者之相,你们信吗?”卜摆出一副死猪不怕滚水烫的样子。
    “当然不信啊,什么时候王者这么不值钱了,你几天之内看到好多个了,恐怕比你过去二十多年看到的还多吧?”辛说。
    “哎!”卜垂头丧气的说:“这次任务结束之后,我要闭门好好读书演算了,这些尘世的俗事不要再找我了。”
    汤拍着卜的肩膀,说到:“不要灰心,万一你是对的呢,王室的事情很难说,历史上因为争权,父子兄弟几人轮流称王的先例也不少啊。”
    楼下宁陵君的队伍逐渐远去,安邑路恢复了交通,人流再次搅动起来。
    卜和丁在二楼看着汤和辛混入人群中消失不见,才下了楼往另外一个方向离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