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夜话(中秋快乐)



    王莽的书房是在东边好不起眼的侧院里,这里很安静,一般情况下是很少有人打扰的。

    也只有心腹才会被邀请到这里,大部分的客人都被安排在外书房里。

    王匡是被大管家福叔带领过来的,当他敲门时,只从里面传来了一个中气十足的“进”字。

    吱呀!

    沉重的木制门被推开,里面的烛火摇曳了一下,很快又变得沉稳。

    福叔如同一个侍卫一样站在外面,他默默地把门关上。

    王莽在认真查看看各地的文书,右手拿着笔,在他不认同的某些地方会轻轻的勾勒一下,这一决定会被完美的执行下去,甚至决定了无数人的生死。

    他被世人津津乐道的勤勉爱民绝不是空穴来风。

    一个善于伪装成品德高尚的人,如果能够这么坚持一辈子,那他就是高尚之士。

    终于,王莽停了下来,他示意王匡坐在下方。

    询问了一路的遭遇,即使在王匡谈到大秦贼人的时候,他也只是轻轻的“嗯”了一声,好像早就知道。

    在最后,王莽终于说出了在今晚最长的一句话,也算是一种安排:“既然来了长安,参加完皇帝的婚礼,就准备明年春季入学吧!

    大汉朝连年灾荒,汝要学会做一个一个有用的人,万万不可像家学那样不务正业。”

    “唯。”在这个君权父权至上的年代里,王匡没有选择的道路。

    绝大多数叛逆的少年,都会过得很惨。

    即使王匡从书房出来,也能看到福叔如同雕像般站在门外。

    在外人看来,福叔只是王家的大管家,但从内部看,或许并没有那么简单。

    “福叔,崔良哪去了?你有没有看到他带着的两个孩子?”

    “崔良因为护主不利,已经领了责罚,现在应该回到了他的住宿,就在您的旁边。”

    “至于您说的那两个孩子,他们还在马圈里,一直不肯走。”

    “那个马圈在哪?”

    “后门往左拐,有个小池塘,池塘旁边就是。”

    王匡转身准备去往马圈,怎么说也要把那两个孩子安排下。

    哪知没走两步,一个中年人迎面走了过来。

    他向王匡点了点头,而后就听见对着福叔问道:“安汉公现在忙吗?”

    “陈大人请,主人已等待多时。”

    正在离开的王匡身形稍稍一顿,便又果断的朝着马圈方向走去。

    王匡走后,王莽的书房里也只剩下两个人,不过讨论的事情却和王匡息息相关。

    “方才离开主公书房的是……”陈崇试探着问道。

    作为王莽在朝的左膀右臂,在外人不在时,陈崇一般称王莽为“主公”。

    “哦……那是六子。”王莽不知道自己的心腹怎么会突然问起这个。

    毕竟,陈崇很少问问题的,他是一个严谨的执行者。

    “难怪,我观六公子与主公在容貌上很像。不过其对人有礼,和三公子所言,有些偏差。”陈崇点到为止,却再也并未多言。

    王莽听到陈崇说王匡和他长得很像,心里不知道为什么变得舒服了起来,在这之前,他都一直怀疑这个小儿子不是自己亲生。

    但现在他又重新审视了下,发现自己有些多疑了。

    “我也有两年未见了,六子一直待在郡国,也是今日才入的京。不过一入京,便惹下了事情。现在而言,不知道有多少人盼着我出问题,毕竟新政会触犯很多人的利益。”王莽叹了口气,他现在连太后的态度都有些琢磨不透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报网络,太后有,他也有,甚至连朝中大臣都有,除了皇帝……

    “主公,六公子这事,不见得是坏事……”陈崇目露智慧之光。

    马圈里,王匡来了后,发现除了兄妹俩,崔良居然也斜靠着喂马,不过他下身衣服有些破了,整个人也一瘸一拐的。

    “都在哈!老崔你这是怎么了?”王匡甩了甩手上还未完全干掉的汗。

    “仆被打了!”

    崔良完整叙述一遍后,王匡捋清了大概。

    原来打劫那件事东窗事发,崔良不仅被执行了家法,还撤销了管事,从明天开始转而喂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