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 密谋(下)-第3/4页
    
    这些耳目每次回来都没啥可说的,就证明人家燕云王表面功夫做得很好啊,完全让人看不出破绽来啊!
    郑唯悯还有点不明白,懵懵懂懂盯着母亲看。
    穆皇后只觉头发又白了好几茬,只得耐着性子给儿子解释,“这些年,陆陆续续总有人密报上来,我想着,无风不起浪,若那王徽自个儿是个清白的,又如何能有‘八十万’这样精确的数字传出来?底下的耳目大都是不入流的东西,小官小吏的也倒罢了,更多还是百工商贾那起子人,也是各有家小要养活的,平日不过听命行事,与燕云王自不可能有什么仇怨,那是查到什么就老老实实往上报什么,不会冒着杀头的风险去胡乱编排。就算个别有几个看燕云王不顺眼,可这几年,几乎所有线报都曾报过这么个数,可见燕云驻军确有不实之处。然而即便如此,又能如何?线报终不能算作证据,就算你也派心腹去了北边,哪怕是一个一个人头地挨个数出来八十万军士,可若那燕云王一声令下,让其中六十万人脱了铠甲,说他们从没当过兵,打生下来就是种地的,你又能怎么着?说到底,不过是苦于没有纸面上的证据罢了。”
    燕云王坐拥八十万大军,北地半壁江山几乎都在她手里,没有纸面上的证据,就不能名正言顺治她的罪,故而穆皇后才会兵行险着,打量着燕云王回京这段时日身边没有大军护卫,索性就嫁祸个大罪,不论如何,先把燕云王这个魁首制住,待人下了大狱,北地自然群龙无首,到时事情也就好办许多了,不论是兵权还是切实证据,都能顺顺利利拿下。
    只可惜,这样噼里啪啦响的如意算盘,还是被燕云王加上她的好儿子一块打个粉碎。
    每每想至此,穆皇后都憋了一口老血想吐出来。
    郑唯悯听得心旌动摇,冷汗涔涔,不由自主道:“全国兵士都有军籍,在兵部和户部也都有备案,燕云驻军在籍的只有二十万,若她真个另豢了六十万私兵,则她手里必有一部私籍,用来记录辖地内兵员情况。”
    穆皇后见儿子渐渐上道,心下欣慰,点头道:“不错,这户籍军籍什么的我不懂,只是想来,她手里必有私账的,她又不是神仙脑子,凡有私账,必得落到纸面上才对。”
    言毕复又一叹,“只可惜……这私账,却是万难落到咱们手里的。”
    郑唯悯紧紧抿着嘴唇,默然不语。他心中对王徽印象极佳,自然一千个一万个不愿相信这些事情,可母亲这样苦口婆心,一桩桩一件件掰开来揉碎了,说得都是有头有尾,尤其那句话,最是令他打从心底里发寒。
    若她真的清白,又如何会有“八十万”这样精确的数字报上来?
    而且还不是一个两个,是几乎所有的线报都这样说。
    郑唯悯只觉呼吸急促,有点头晕。
    大楚国祚三百年,到得近几代帝王,吏治越发腐朽,再加上朝廷重文轻武,文官一个个大权在握,富得流油,戍边武将没啥油水可捞,也就只有每年报预算的时候,在人数上添添减减一些,以期多拿些饷银补亏空,这就是所谓“吃空饷”。
    若王徽是报的多,实际少,那也不过就是吃个空饷罢了,全大楚的武将都在吃,不缺她一个,做得隐秘些,就算身上那层英雄光环剥落下去,郑唯悯却也不会像现在这样难以接受。
    又或者,退一万步讲,王徽的确是报的少,实际多,但也只多个三五万,了不起多出去十万呢,报二十万,实际驻军三十万,那也算不得什么大过,郑唯悯同样也不会太在意。
    但……如今却是,多出来整整六十万。
    八十万大军,拱卫京畿的禁卫军加起来,也还不到这个数啊!
    整整六十万不上报,那么这六十万将士,全都要靠王徽一个人来养,可她又哪儿来这许多银子?自然就得靠北地的农商生意和矿产出息了。
    看来,那什么挖私矿、铸私兵的消息,恐怕也不会是空穴来风。
    郑唯悯脸色发白,却仍是不愿相信,只低声道:“到底……到底都只是传闻,没有切实证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