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易名-第2/3页





    可到底王徽说一不二,微微一板了脸,便是最惫懒的姚黄也不敢再吭声,赶紧麻溜去了。

    如此一来,前后忙活了总有半个月才彻底安顿下来,众人的北疆生活也开始步入正轨。

    时间就走到了永嘉十九年的九月初,又是一年秋节至,柔然正当草黄马肥时,扰边也越发频繁起来,采凉山那半段边墙早成断壁残垣,破破烂烂的,完全起不到任何要塞的作用。

    “……故而能挡住这么些年柔然鞑子叩边,拱卫鹿邺兴盛不衰,靠的自然还是那五万驻军。”王徽坐在堂屋的大圈椅里,抿一口杯中热茶,这北地的水都有股淡淡的苦涩,那是风沙的味道。

    “这样说来,这守将倒也是个与众不同的。”豆绿就沉吟着说道。

    在南边还好,可这一路北上,越是往北,民生就越是凄凉,地方官吏驻军也越发不成体统,要么消极怠工,要么兵匪一家,反正不论怎样,倒霉的总是老百姓。

    一路行来,已不知见了多少兵燹之厄、战乱之苦,连易子而食的惨状都曾目睹,更遑论离乡背井、卖儿鬻女。

    不出帝京,不见疾苦,还真道天下太平河清海晏呢。

    大楚国祚绵延三百载,乱象早生。

    “正是,此地驻军将领姓张,名之涣,驻扎鹿邺已有十二年之久了。”王徽放下茶盏,微微露出笑意,“虽无开拓之才,倒也有几分守成之志,十二年来,鹿邺虽没有什么大起色,却也并未在鞑子铁蹄之下沦陷……跟金陵那些尸位素餐的白痴相比,也算是可堪造就之才了。”

    临行之前,她就和万衍、邵云启等人研究过诸位戍边将领的情况,最终选定了鹿邺和张之涣,正是因了这个缘故。

    一句话,在鹿邺,有仗可打,自然也就有功可立。

    “后天九月初五,阳和所驻军便要开始募兵,”王徽就站起身,背着手在屋里踱了几步,目光在众位下属年轻的面庞上一一扫过,“咱们每个人都要去,你们有些人的名字——就得改改了。”

    众人一愣,面面相觑,有些不知所措。

    到底濮阳荑反应快,想了想说道:“主子欲成大事,咱们这些人自也不可再沿袭奴仆之名,一听就是丫鬟的名字,说了出去,丢的也是主子的人。”

    王徽微笑点头,“不错,正是这个理。魏紫姚黄从小跟了我,不知生身父母是谁,魏和姚到底也是正经姓氏,你们俩便不用改名了,自己给自己取个表字便好。”

    “赵粉自是姓赵,只是‘赵粉’二字脂粉气太浓,听来难免令人有所小觑,你且自己想个名字,若拿不定主意,我再帮你取。”

    “豆绿便改回你原先的名字云绿便好,表字自取,子絮和梦莲就不用动了。”

    话音落下,众人就开始低声商议起来,各人脸色都有点发红,眼中闪闪发光,显是十分兴奋。

    正式的名字、表字,自然意味着她们从此以后再也不是下人了。

    濮阳荑和白蕖虽不用改名,但两人学识颇深,也被其他人拉着问个不休。

    王徽也不说话,只微笑看着他们。

    窃语半晌,还是魏紫红着脸先开了口,“我和姚黄学问都不太好,随便取两个表字,叫着顺口也就是了……属下就唤子敬,姚黄就叫子康。”

    “不错。”王徽点点头,又看向赵粉和豆绿,“你们呢?”

    豆绿最富智计,在这群人中,一身学问仅次于濮阳荑,便起身行个礼,从容笑道:“所谓‘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主子欲举大事,属下一世追随,便取字‘随龙’罢。”

    众人互看一眼,发出低低的赞叹声。

    王徽深深看她一眼,笑容里多了一些东西,微微点头,“……善。”

    而后就只剩下赵粉了。

    赵粉抿抿嘴,有点发窘,她向来精于农桑术数,文才武功都稍弱,自忖取不出好听的名字,便问计于濮阳荑和白蕖,但他二人为她取了几个名字,她心中却总有些淡淡的不称意。

    “属……属下还没想好,子絮姐和梦莲哥取的都很好,可、可是……”她脸蛋发红,说话就有点磕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