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节 课件定稿
伊朵教育基金协会。
孔如山以东迁的儒家和北上的学院派的年轻学员为基础,组织各个协会的年轻人员,一起完成基础教育学堂的课件定稿。
这个想法从第一所伊朵基础教育学堂开始就提起,中间由于人员缺乏,一直断断续续,直到最近终于定稿,前后历时四年。
孔如山处理这件事情四年如一日,哪怕在他最忙的时候,也会抽空来协调解决遇到的难题。
孔如山把一整套课件初稿拿来的时候,我和莱老竟然有些措手不及。
莱老看着厚厚的几本初稿,放下手中的茶杯,对孔如山说“孔先生,以后我得这么称呼你,我一直以为人力缺乏,这件事走走停停还要很久,没想到你们任是坚持下来,比我想的要快的多。”
“莱老严重,书稿是很多人的心血,我不过就是拿着鞭子挥舞,让大家努力罢了。”孔如山说道“在伊朵专业运转这事的人还不多,他们主要是汇总编制目录,其他人都是各有各的工作,兼职书稿。”
孔如山说得轻巧,我却知道里面的艰辛,恰恰是课件由太多人参与,这增加了牵头人协调的难度。
比如周图写的地理初探某个章节,孔如山必须把要求讲给周图,不能太深奥又不能过于简单,这里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周图完成第一稿,孔如山他们这边汇集,给出意见发给周图,周图订正发回;和其他稿件成册,相互必须承上启下,订正,最后成册还要审核确定是否有过激的理念在书稿等等。
整个过程极其耗时耗力,所有的这些都是由编书中心那有限的几个人协调。
“你编书中心的人现在怎么样?”
“哦,我放了他们5天假,现在应该都在睡觉,这段时间最后定稿,他们太累了。”孔如山一双眼睛布满血丝。
“……”莱老有点不知道如何组织言语。
“这次组织在伊朵的几个责任人过审,然后修订,赶紧抄录下发各个学校,明年开春就能统一使用这课件。”孔如山自顾自的说着。
我轻轻的走到孔如山旁边“孔先生,你累了……”目光炯炯的盯着他。
他回看着我“我累了?好像是……”
我轻轻的拍在他的后脑,他沉沉睡下,几个侍女赶紧把孔如山搬到隔壁的卧室,点上沉香。
莱老跟着看着睡梦中微笑的孔如山,对着我说“小子,伊朵的梦想不是哪个人的,他是所有伊朵人的,我从来不给你说这些,因为你虽混账,但内心的坚持始终都有。看着伊朵这些可爱的人,你是伊朵苏府唯一的成年的清醒着的人,伊朵苏府必须挺住,要不太对不起在伊朵的人了。”
……
课件初稿的编制修订过程中,孔如山的编制中心一直和各协会大佬保持沟通联系,成册的过程本来也是一个协商过程,后面的审议只是一个流程形式。
我浏览着初级课件,里面内容之严谨远超我预期,这不仅在伊朵,在整个大陆教育史上都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以前的教育更多是看个人,哪怕利曼拉学院也是如此,只是学生可以选择很多课,但每节课本身的知识主要由这节课的老师确定,有很大的随意性。
这在利曼拉这种高级学院还好,在初级启蒙阶段却有非常不利的影响,这让各个区域、甚至各个老师下面的学生良莠不齐。毕竟,这种启蒙没有形成体系化,更有甚者有些偏激的思想也很容易传给下一代。
我随手翻看着初稿,课件的难度一般,最重要的是孔如山为首的课件编制中心的以极大的克制,确保课件不掺杂个体私货,只为基础学习。
比如简单的一本语言课本,从识字开始,都是一些基本文字,偏向于生活中所用的文字,尽量避免政治相关语言。或许最有政治意味的一章节就是伊朵城堡的景致描述,是写一个小朋友在伊朵城堡参加聚会的小事,里面或多或少写到苏府在伊朵人心中的口碑。
一直到六年级的课件才有基本选修课本,里面有本《大陆思潮》,算是介绍了儒家、利曼拉学院和其他有影响力的学派,也只是一些简单的介绍其来历、流传范围等,连基本的思想都不提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