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节别人眼中的太行



    在大家继续兴奋的扯谈伊朵的时候,扎虎走了过来,探查这边的情况,也顺便讨论明天的路程。

    这里离太行山已经有一段距离,扎虎说太行山云镇传来消息,玲儿有事在那里耽搁了,还未出太行,这不是一个让人开心的信息。

    提及太行,商人们话题又扯了过来。

    太行山马匪被伊朵肃清,这是密纤草原走向安宁的开始,也是伊朵开始扯下自己的面纱,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众人眼前。

    陈商人对这个非常有感触,他一直在中都,北国和两河流域在信息上的隔绝不仅是地理位置,而是密纤草原上的马匪,这让两地商道艰难,更不说北上浏览北国风光。

    陈商人对于太行山的认知还算有些见识,他认为几百年前的北国和两河流域其实联系更为紧密,只是后来太行山山南贵族放弃自己的职责,躲在太行山南,山南已经足够养活他们的奢靡,至于山北投入产出的比例,贵族们没把太行山北踢出自己的辖区就认为自己够尽责了。

    当年学院派曾经有过治理密纤草原匪患的想法,也察觉要彻底解决马匪问题,需要恢复太行山山北的统治,根除马匪产生的土壤。只是帝**队在贵族手中把控,没有军事力量,想要进入太行山就是空想。

    有个商人说“现在太行山山北作为封地给了公主,就是和伊朵苏家小子结亲的那个公主,伊朵有意恢复太行山的治理,听说最近在紫之会所就有太行山产品的推荐会,据说太行山山北情况有所好转。”

    陈商人说“那是肯定的,太行山山北如果没有好转,密纤草原也不可能平静得下来。但要说太行山山北有所发展,那可能性就太小了,没个十年八年那里也很难有所改观。”

    宁财神很是乐观“我地处南方,太行山情况多复杂不清楚,不过我倒是认为就伊朵的手段,时间不会很久。我在南方的水族朋友到伊朵也就两年,对比以前在岭南,他们情况好转可不是一点。不说他们的吃穿住行,就药材的需求量就等于以前10年的总和,这些卖出去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伊朵治政还是有水平的。”

    大家点头认同,关于伊朵这四五年的发展,去过的人有目共睹,关于伊朵的未来很容易让人浮想翩翩。

    我说道“我就是听说太行山有所改观,去了趟那里,刚刚出来,百废待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过治权已经有所恢复,我怕遇到马匪,那里毕竟是土匪窝,带着这么大群人,发现毫无用武之地之地。不过,太行山的土特产还是有点搞头,尤其那个香菇和木耳,帝国其他地方也有,但品质是没法比,也难怪紫之会所会开推荐会,在那里能打个广告就不错了。”

    一个商人接口“会不会是公主的关系,都是她的东西。”

    这下陈商人接口“应该不会。紫之会所在中都极其爱惜羽毛,它能引领帝国风潮对于商誉特别看重,公主能折腾出这么大的产业,不可能会毁掉自己最能生蛋的鸡,就是为了一个不着调的地方。”

    宁财神这下啧啧说“这笔生意完成,我首先就去紫之会所坐一坐,上次我一个朋友拿着一张会员卡在我面前嘚瑟很久。紫之会所真的如传说一般神奇。”

    这下一个商人说“那应该是,紫之会所定期有对外演出,我在外面看过,演出果然就很神奇精彩,听说在帝都的紫之公馆更是有个大舞台,隔河对外开放,那里已经成为晚上帝都的圣地,为了这个事情,为了宵禁还争论一场,虽说没有取消,但时间也往后推了很久。”

    听到这里我心里打鼓,紫之会所的发展有所偏离轨道,虽然我也希望它能占据高端地位,但会所定位是将来的金融服务,我不想它成为大贵族大商人的赌场玩物,我更希望它能对普通人开放,特别是这些走南闯北的商人,他们才是将来会所最潜在的客户。

    但随着会所的名声远播,这种发展又很必然,毕竟现在会所还是提供产品服务,它的稀缺和价格是相辅相成的。

    紫之会所在吸引文人墨客方面成效斐然,但对待商人还是本能的从金钱方面丈量,这个事情回去得和朱志洛谈一下,适当控制,会所不能曲高和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