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烟消云散-第2/3页



  沈老六摸了摸后脑勺,语气憨憨地说道:“殿下这么一说,属下就明白了,请您放心,属下绝对听殿下的。以后,殿下让俺说啥俺就说啥,没有殿下的允许,半个字也别想从俺的口中说出去。”

  “也没有那么严重,这些你只要心里明白就行了。”

  看着沈老六一副乖宝宝的模样,朱高煦也是一阵乐呵,又安慰了他一句道。

  “那可不行,俺这脑子可不想殿下的那般好使,还是听殿下的准没错!”

  沈老六却是很执拗,依然觉得听朱高煦的才是最正确的。

  “行,那就随便你了,这可不是本王逼你的啊。”

  看着沈老六一副倔强的样子,朱高煦也没有逼他去怎么做,他喜欢就好。

  就在两人的说话间,武冈州那矮矮的城墙就出现在了他们的眼中,如果那能够称之为城墙的话。

  这个时候的武冈,压根就没有多少人,在十八皇叔朱楩还没有来的时候,满打满算也就是两三万的人口,当然这里没有包括那些辖区内的“诸蛮”。

  已经快马通报过消息,这个时候包括岷王在内的大小官员都出现在了迎接的队伍之中,毕竟朱高煦可是带着朱棣的旨意过来的。

  很快,双方人马就见面了。

  虽然只比朱高煦大了那么一岁多点,但是他依然是朱高煦的亲皇叔,他可不敢无礼。

  毕竟,面对他的时候,朱高煦还是有点儿内疚的。

  虽说自己这小皇叔是草包了一些,但是人在家中坐,就被自家老哥给“发配”到了一个更加鸟不拉屎的地方来了。

  人生,加诸到他身上的苦难实在是有点儿多了。

  没看到只比自己大了一点的棒小伙,现在都快蹉跎成为真的“叔叔”辈的人物了。

  果然,朱高煦稍远的时候,就率先下了马,步行着朝着朱楩走去,这位叔叔他是见过的,虽然朱高煦有点儿印象模糊,但是这样的程度就已经足够了。

  毕竟他那身标志性的亲王冕服,谁都能够一眼就看出来的,何况朱高煦对这套冕服是熟悉得不能在熟悉了,毕竟他自己也有啊。

  遭受了这么多的人生挫折,已经认清了形势,甚至已经认命的了朱楩,面对快步走过来的朱高煦,也是没有了丝毫的皇叔架子,也是赶紧迎了上去。

  随着岷王这一动,迎接的众人也是呼啦啦的跟了上去,若是忽略掉他们身后破败的小城,表面上看起来还是颇为隆重的。

  “皇叔安好,小侄岂敢劳烦皇叔亲自迎接,真是罪过啊!”

  朱高煦一看,心中一紧,远远地就大声喊道。

  大庭广众之下,作为小辈,他可不能失了礼数,万一被那个找茬的通了上去,为了面子,朱棣也不会给他好果子吃。

  “哈哈,高煦言重了,一别经年,当叔的也很想念啊!”

  早就没有面对沐春、沐晟时候的骄纵不羁,看到朱高煦表现出来的态度,并不像是装出来的,甚至跟前这个侄子权势如何的朱楩,也是打蛇随棍上,表现出来叔侄相亲的样子。

  这时候,在武冈知州的带头之下,一众大小官员也是齐声高呼。

  “下官等见过汉王殿下!”

  对于这种场面,朱高煦已经习惯到麻木了,亲热地拉着小皇叔的手,开口让他们免礼,接下来又是程序性的客套了几句。

  感觉时候差不多的朱高煦,小声地在小皇叔的耳边轻声说了几句,得到他的首肯之后,朱高煦松开了紧握着他的手,反正变现的已经差不多了,他可不喜欢男人。

  招招手,沈老六恭敬的捧着主体由青黄色绢本制成的圣旨,快步来到朱高煦的身边。

  这道圣旨,接下来就由朱高煦代为宣读了,反正朱棣也是打着他顺路的主意,也就没有特别派出“钦差大人”。

  这一时期,宣读圣旨还不是靠太监,而是向撰写圣旨一样,需要有专门的官员来干,当然这次就由朱高煦亲自代劳了,谁让他嘴快呢。

  至于为何不是太监呢,很简单老爷子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可是明令太监不准识字的,虽然也有,但那也只是极少数的。

  等到朱高煦老子当了皇帝之后,这条规定才慢慢地被不当回事,但现在朱棣当上皇帝时间还短,想要有足够的识字太监,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