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颠覆-第2/3页
还好,庞富贵很是机灵,直接给了他一个台阶,让他不至于尴尬,多好的下属啊!
又有能力、又能理解他意思的人,貌似整个王府就这一个“宝贝”了,至于新加入的杨士奇,还是要多多观察一下。
考验?还是算了,这世上没有人真的经得住考验的!
忠诚?还不是因为对方给的筹码太低了!
所以,没事的时候千万不要想着考验一下谁,除非你很讨厌他,想要踢开或者弄死他的时候。
因为朱高煦三令五申的因素,当他们一行人走进生产车间的时候,除了有新来不久的人忍不住好奇抬头看了两眼,就被旁人低声呵斥着赶紧低头干活了。
整个“生产线”并没有因为他们的到来而暂停下来,反而仿佛为了在殿下跟前表现一下,生产场面愈发的热烈了起来。
大锤小锤的叮叮当当声音如同一曲美妙的交响乐般,让朱高煦不由得微微闭上了眼睛,倾听了一会!
早就被沈老六小声交代过的庞富贵,等到朱高煦睁开眼后,征询的看了一眼殿下,得到朱高煦的允许之后,就开始给早就好奇不已的杨士奇讲解了起来。
到底是“专业的人才”,枯燥无比的燧发枪制造过程,愣是被他给讲的天花乱坠。
通俗易懂的同时,又不失趣味,令杨士奇听得是津津有味,并且结合他的认知,不时针对性的提出疑问。
到底是饱学之士,就连这些杂学方面,看起来他也是颇有涉猎的。
标准化的流水生产线,整个场面看起来震撼而枯燥,第一次接触的杨士奇却看得很认真。
因为每个人都只管制造自己负责的那一部分,这就在大大提高了品质的同时,又增加了生产效率,这也是为何燧发枪的产量得以节节攀升的最主要的因素。
当然军工厂的壮大,也少不了兵仗、军器两局的无私奉献,没有他们源源不断的提供着技术熟练的工匠,单凭汉王府的力量,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够达到目前这种规模。
而且,朱高煦也是听说了,庞富贵有个远大的理想:那就是早日把大明最好的工匠都聚于大明皇家军工厂,他的一个小目标就是先把这两局挖空了。
对此,朱高煦当然持肯定态度了,毕竟他是大股东嘛。
等到杨士奇来到最后的装配工位的时候,看到检测合格的枪支零件在最有经验的工匠手中,很快就变成了一支散发着冰冷气息的燧发枪。
“殿下能够想出这样的法子,真乃天纵奇才,下官佩服之极!”
当杨士奇最后从庞富贵的口中得知,这种他闻所未闻的生产方式,竟然是殿下提出来的时候,不由的再次转变了对朱高煦的认知,忍不住的称赞道。
朱高煦当然不会说,其实在秦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种制度了,可惜现在没有考古学,挖人祖坟可是死罪……
所以,对于杨士奇的称赞,朱高煦也就心安理得的承受了。
反正,这种事情习惯了,也就不觉得有啥了。
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和无数次……
“哈哈,小事儿,本王这都是大明、为了陛下!”
朱高煦笑了笑,谦虚的说道。
“行了,既然这里已经看完了,没什么疑问的话,咱们就去看看青铜火炮的生产吧!”
若不是为了显示自己对杨士奇的重视,朱高煦才懒得坚持这么长时间。
大夏天的,在一个都是火炉的车间之中,从头跟到尾,这会儿,他已经有点儿出汗了。
要知道,这些东西都是他提出并参与完善的,早就看腻了。
现在总算是结束了,他就赶紧说道,表明一下自己的态度。
在场之人也都没有一个傻子,明白殿下是什么意思了,听了之后全都表示同意。即使是想要继续研究一番的杨士奇也没有异议,全场之人谁有他聪明呢?
这次去往造炮实验室的人员,马上就少了许多,毕竟这青铜大炮的技术含量并不是那么高,严格说起来还属于“青铜时代”的产物。
不像是燧发枪,可以说是手工铁器时代的巅峰了,没有具体的配方、工艺,谁想要模仿的话,朱高煦还巴不得呢,不天天炸膛都算他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