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元神出窍
夜色已深,青灯如豆。
后衙的一处偏院中,周寂房中盘坐,调整内息。
这里是张茂曾经修建的禅房,虽然比较偏僻,但胜在清静幽雅,周寂颇为喜欢。
一丝清风,从窗户的缝隙中溜了进来,吹动房中的烛火,摇曳不定。
周寂看着忽明忽暗的烛火,心静如水。
矿母之中锐金之气过盛,不宜凝练元神,倒是这间禅房这个小院颇得他心,正好可以作为凝练元神的场所。
人世是个大囚笼,肉身却是个小囚笼。
跳出囚笼外,未必会更好。
可正如关在温室中的花朵,固然每日汲取肉身营养,不必面对旱涝狂风。
但这种花朵极其脆弱,一旦狂风掀开了温室,即便是一滴夹杂着泥水砂砾的雨水都能将它打断根茎,死于非命。
所谓的花朵,指的便是神魂。
未经修炼之人,有三魂七魄,各自分离。
而踏入修行之门以后,三魂七魄便可凝为灵体,化成神魂。
奈何不管是凡人的魂魄,还是练气士的神魂,虽然离窍以后能行肉身所不能行之事,但其都极其脆弱。
白天的阳光可伤,夜晚的阴风可伤,军营将士的锐气可伤,武者的血气可伤,就连遇到司晨啼晓的大公鸡都要退避三舍。
但化神境则完全不同。
所谓化神,便是演化元神。
得经法力淬化过的神魂,不惧阳光,不惧阴风,不惧锐气,不惧血气,就如同先前遇到的凌虚子,可元神离窍,远遁千里。
即便肉身损毁,也能寻得旁人夺舍,转世重修。
如今借助地脉灵气修得化神境,周寂自觉时机已到,便拂去杂乱的念头,意念观想天心,氤氲渺渺,片刻时间便觉心神旷达,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种力量,将他魂魄凝为一体,向上拉扯。
大地的引力,想要拦阻,却被周寂轻易挣脱。
逐渐到了最高处,他再无疑惑,轻身一纵,世界再也不同。
他看到了自己,不同于在镜子里,而是实实在在看到自己的身体。
肉身依然安坐在床上,双眸微闭,神色淡然。
而他自己却仿佛浮在空中,摆脱了大地引力的桎梏。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看了眼自己的肉身,然后才往外面出去。
墙体和窗户,完全不能阻止周寂,凭空穿过,周寂能明显感觉到两种物质的交触,恍惚间对五行遁术又有了新的感悟。
屋外,疏星淡月,金桂芬芳,世间万物似乎都有各自‘灵’气,如朦胧清辉,又似空濛烟雨,让人看得不甚真切。
周寂伸手拈起一片飘落的桂叶,指间触感与肉身大有差异。
倘若是他肉身触摸到树叶,能感觉到它身上的细纹脉络,虫子啃食过的褶皱。
但此时拈住树叶,他听到了行将就木的叹息,也见证了生命逝去的过程。
这片桂叶自萌芽探头已经历八十一次日落,三十二次雨击,被虫蚀两次,最终飘落。
桂叶每一天的记忆流入周寂脑海,周寂猛然丢掉手中的落叶,屏蔽了无意义的信息。
好可怕......
周寂刚才险些陷入回忆之中,把自己当成了那片树叶。
心有余悸的看了眼垂在头顶的桂花枝,周寂赶忙将元神聚拢,摇头离开。
月光如水,淡淡的月辉从他身上流淌过去,宛若透明的羽衣,周寂心念一动,整个人腾空而起,借助这件薄如青纱的月华羽衣凭空而立,御风而行。
竟州知府衙门不小,前衙虽然没有超过朝廷规格,但后衙可是经过张茂几经扩建,俨然已经是个小庄园的规模。
周寂从正堂飞过,途径李彧院前时,忽有感念的低头看了一眼。
没想到李彧这时也放下了卷宗,抬头看见了他。
“周公子好有兴致啊?”李彧轻捋山羊胡,眼眸中的精光刺得周寂有些生疼。
“见过李大人。”周寂楞了一下,御风落在院子里,身上的月华羽衣随之散去。
周寂没想到李彧会突然叫住他,在第一眼见到李彧时,他就发觉对方虽然身材略显发福,但确确实实是个修行之人,如今元神出窍,感知更加敏锐的情况下依然看不清对方的虚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