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1章王艳叫珍妮,猗角闹洋事



  金云飞这是第三次来省城,前两次都是考察市场,匆匆而过。

  对他来说,进了偌大的的省城,犹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分不清东西南北。

  还不如刘大娥,一年来好几趟,又是购物又是旅游,早已熟门熟路。

  但下榻于哪个酒店宾馆,还得听闫妮妮的,她是这趟省城之行的主角,自己又是开酒店的,省里的大小酒店宾馆,她都了解,也认识同行里的不少老板。

  闫妮妮亲自开车,来到位于中山中路的江南宾馆,她告诉三个同行者,江南宾馆的女老板王艳,也是从东南亚回来的华侨,她与王艳有十几年的友谊。

  王艳有个英文名字,珍妮,三十几岁,也是单身,有个五岁的女儿。

  闫妮妮提醒三人,见了珍妮要叫珍妮小姐,不能叫珍妮女士。

  四人停好车,进了宾馆大厅,值班的女经理迎上前来,相当热情。

  原来,闫妮妮来之前,已电话联系了珍妮,大堂经理早得了吩咐。

  女经理打电话给珍妮。

  珍妮出现,与闫妮妮先来一番外国礼节,再来一串英语交谈,然后再介绍三位同行。

  这个珍妮真的是珍,长得娇小玲珑,金云飞估计,重量顶多四十千克,要是脱了高跟鞋,估计在一米五以下。

  苏玉茹当然会英语,珍妮与她一阵叽里呱啦,俩人像久别重逢似的。

  轮到刘大娥,珍妮又用国语,一口港台腔,粤式普通话,估计刘大娥能听懂个五分之一。

  男士最后,金云飞让珍妮眼前一亮。

  毕竟国人身高普遍不如欧美,除了部分运动员。但金云飞是个例外,来自农村,穿着皮鞋,身高几乎就是一米八十。

  关键还是金云飞有张类似娃娃的脸,三十六岁了,看着却青春年少,阳光和刚毅,沉稳而又有亲和力,说他二十六岁,不认识他的人肯定都信。

  闫妮妮一口气把金云飞介绍个遍。

  敢情珍妮对金云飞的大名有所耳闻,她冲着闫妮妮,用英语说了句,“从土包子里飞出来的现代企业家”。

  金云飞正在苦学英语,口语不太会,但“土包子”他听懂了。

  金云飞可不客气,用英语回了一句,“中国人取外国名,狗长猗角闹洋事”。

  这句英文的后半句,是三妹精心翻译后教给大哥的,大哥记得牢,今天竟派上了用场。

  气氛稍有尴尬。

  闫妮妮只听说金云飞要周游世界,正学英语,没想到他还“说”得不赖。

  还是苏玉茹随机应变,她笑道:“闫总,珍妮小姐,你们别小看了我们金总,他正在苦学英语,他的英语水平已突飞猛进,英语单词已住了上千个呢。”

  大家齐笑,用笑声化解尴尬。

  珍妮不生气,还一个劲的向金云飞道歉,并强调,她一定要请他喝酒赔罪。

  金云飞豁达,岂能与一陌生女人计较。

  大家进电梯,没去房间,按闫妮妮的意思,先去珍妮的办公室谈事。

  金云飞算是对闫妮妮多了一分了解,这个女人也是事业型的,长途跋涉,也不休息。

  江南宾馆董事长办公室。

  四女一男一边喝着咖啡或茶,一边谈起此次要办的大事。

  金云飞和刘大娥喝茶,这大概是所谓的土包子习惯。

  听着听着,金云飞这才明白,敢情闫妮妮说的“省城有门路”,指的就是这个珍妮。

  珍妮的祖籍就是省城,她有个舅舅在人民银行任职,级别还不低,有能力帮忙说上话。

  闫妮妮和珍妮说了十几分钟,交换双方的情况,然后闫妮妮才转向金云飞。

  “金总,咱们要走的路有两条。一条比较正轨,按部就班,从下到上。由咱们市政府和市金融领导小组打报告,再通过省金融领导小组的审批。但缺点是慢,没三五个月下不来,三五个月还算是快的。”

  “那另一条路呢?”

  “另一条路是快,从上到下,高屋建瓴。省金融领导小组直接下文,批准温林市办一家民资银行,并推荐某企业家出面担纲,比如说你。缺点是万一市政府不同意,或市政府属意他人,以后会有麻烦或隐患。”

  金云飞认真地做了一番思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