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银装素裹



    宫雪寒最终去了哪里,无人得知,至于赵如来为何要如此,她也许是永远也不可能知道答案了。

    而距离万达县八十公里外,杏花村,迎来了两位客人。

    一段泥泞小路后,秦秋终于回到了家乡,在村外老槐树下面,感慨颇多。

    村子里已经没有多少人了,走的走,死的死,年轻的呆不住,基本只剩下一些老幼妇孺。

    几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老槐树下面下棋,时不时有争吵传出,在初冬冷风之中,反倒是有些情趣。

    虽说气温已经严重压降,但他们仍然没有放弃唯一的兴趣。

    秦秋为唐芸沫披上一件长袍,相视一笑,向村子里走去。

    路过棋桌,驻足观看了一会儿。

    一名老者颤颤巍巍道:“你是谁啊?”

    杏花村,已经很久没有年轻人出现了。

    “这女娃,真俊俏,也不止我女儿今年回不回来。”

    “唉,下棋下棋”        唐芸沫在一旁,突然觉得格外悲戚,鼻尖也不知是冷风袭来,微微泛红。

    突然,一直专心下棋的老者,抬起头看着秦秋,审视一番后,恍然大悟:“这不是二姑凉家的小子吗?”

    “秦秦秋,你是叫秦秋吧?”

    “有出息了,一表人才啊”        几个老者,感慨连连,笑脸相迎,拉着秦秋聊个不停。

    问他在外做什么工作,问他挣了多少钱,问题母亲可好。

    一连串的问题,秦秋却没有觉得厌烦,皆是笑脸回答,看得身后的唐芸沫,心里总不是滋味。

    最终,好不容易结束了。

    两人携手走进村子时,一个老者的声音,从身后飘来。

    “二姑凉家的小子,这得五六年没回来了吧?

    怎么今天稀奇了,回来了?”

    “你呀,别着急,今年过年,你儿女一样会回来看你”        声音飘远,秦秋两人也已经走进村子。

    杏花村人口本就不多,只有两百人来,村里年轻人走后,更只剩下了一半。

    村落看起来有几分破败之意,明显常年无修,经济萧瑟。

    一路走来,唐芸沫越是觉得触目惊心。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她,从来没见过这幅景象,三两个孩童,穿得破烂,流着鼻涕,在村里小路上乐此不疲的追逐。

    唐芸沫好几次想要开口,但硬生生憋了回去,一想到当年秦秋也是如此,心中更是不好受。

    不知多久,秦秋停下脚步。

    唐芸沫微微一颤,抬眸看去,是一栋已经垮了一半的小屋。

    总共也就三个房间,此时早已破得一塌糊涂,门窗也已经腐朽。

    屋子周围是一片荒芜草丛,从前,定是一片良田。

    门上,还有一副用粉笔写得字。

    隐隐约约看得清楚:等找到我爹,一定要问清楚,他为什么不回来!        突然,秦秋笑道:“这里就是我家。”

    准确的说,是曾经的家。

    当初在这里,他和母亲生活了十八年,一幕幕曾经,仿若在眼前浮现。

    唐芸沫情绪感染,咬了咬嘴唇,说:“我们要不要恢复原样?”

    见秦秋并未言语,又连忙道:“我是说,如此一来,可以找回”        只不过,还没说完,秦秋便出言打断。

    “芸沫,你知道同样是土房,为什么村里那么多房子没有倒塌,独独我家塌了吗?”

    唐芸沫眼眸低垂,思索片刻后,抬头道:“年久失修?”

    “我我不知道。”

    唐芸沫低声说。

    秦秋缓缓摇头,不假思索道:“这房子有人住,上百年不会倒塌,可一旦失去了烟火,没了人气,哪怕再牢固,自然用不了几年也就塌了。”

    “走吧。”

    秦秋低喃一声,他本来想回杏花村,也就只是想看看而已。

    很可能,今生再没有这种机会了。

    唐芸沫傻傻跟在秦秋身后,不多时,来到一处旱田,旁边有一条小河,围绕村落流淌而下。

    秦秋再次驻足,陷入沉思。

    很快,又再次启程。

    村落里一个个地点,秦秋带着唐芸沫一一走了一遍,最终停在了村小学前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