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假传圣旨-第2/3页





    南京城在洪武初年城里城外共有四十八卫共二十多万士兵,在加上松江、扬州等地的卫所,一共有五十多万军队护卫京城的治安。不过随着永乐皇帝朱棣的迁都,逐渐将南京周围的精锐部队调往北京驻防,所以在崇祯年间南京城里城外还剩下三十六卫士兵。

    这三十六卫归马铖管理的有二十四卫,剩下的十二卫称为内卫,归城内的小校场提督管理,大小校场提督都归南京镇守辖制。

    如果按照每卫五千六百人来算,南京城里城外还应该有二十万人的规模,可实际情况是这三十六卫现在连十万人都凑不齐。就这些缺编严重的军队,还都是由五十岁以上的老头子和十五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组成。

    城外的二十四卫大部分都是农民,数量只有三万多人,就这样还有一半是女人。城里的十二卫要好些,毕竟在城内可以做一些小买卖,城内十二卫有两万多人,其中十八至三十岁的壮年只有两千人。

    马铖从王显手中接过初步的统计结果心中一阵苦笑,他对南京守城士兵的德行早有过预估,可是真面对的时候却发现还不如自己想的,按照王显的估算城里城外卫所军只能精简出一万男丁,这还是放宽年龄到六十岁的结果。

    马铖看着王显统计上来的兵丁数量都起了想放弃南京城的打算,虽然南京城池坚固,可是三万多人能怎么守?要知道南京城墙足有七十多里的周长,三万士兵排布在七十里的城墙上,一米一个士兵都保证不了。

    马铖叹了口气问道:“王显,这城没法守了,你还有什么好主意?”

    王显这个人十分严谨,听马铖问自己赶紧躬身回答道:“军门大人,下官已经有了对策,虽然士兵只有三万人,可是城内各家勋贵的家丁还有很多,如果将这些家丁集合起来还能凑个五千多人,在加上豪门大户的家丁、一府两县的衙役、快手、税吏等等,还有锦衣卫、旗手卫、大汉将军等等,估计还能有两万人,这样就有六万多人,在辅以一些壮丁,应该够用了!”

    马铖没想到王显还能有这么高明的计策,这样一来就凑够了六七万人,将将和满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清有一战的实力。

    马铖满意的点点头:“好,王显你现在就是副将,除了粮草补给之外,训练整合壮丁的事情也交给你!”

    王显以前只是个千户,现在一跃成了副将,这在马铖军中可是仅次于四大总兵的高官,王显赶紧躬身感谢。

    这时城楼外马铖的亲兵进来禀报:“军门大人,有您家中管家马贵求见!”

    马贵怎么来了?马铖赶紧让亲兵将他领进来。马贵已经六十多岁,从南城赶到正阳门,然后再爬上二十多米高的城墙,累得真是气喘吁吁。

    马铖对这个父亲的老书童可不敢怠慢,赶紧站起来搀扶马贵在椅子上坐下,然后问道:“贵叔,您怎么来了?可是家中有事情?”

    马贵将气喘匀后说道:“二少爷,老爷让老奴给您送来皇帝的圣旨!”

    皇帝的圣旨?不是应该太监来传达吗?怎么用自己家的管家送来了?

    马铖接过圣旨打开一看,里面说的很简单,就是命马铖为南都镇守,负责南都十三门一切防务、治安!

    这可是好东西,有了这个东西马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命令南京城里所有的卫所、巡检司,当然锦衣卫和宫城内的禁军他还不能指挥,不过这也解了马铖的燃眉之急。

    马贵这时站起来说道:“二少爷,老爷还说了,下午务必让二少爷回家一趟,老爷有要事相商!”

    “好,请贵叔先回,马铖将军中事务交代一下就回去!”说完马铖安排亲兵护送马贵回去。

    等城楼中无人,王显站在马铖身边低声说道:“军门大人,朝中肯定出现了什么变故!”

    马铖一愣问道:“你怎么知道?”

    “军门大人,这份圣旨非同小可,以前南京镇守都是勋贵担任,现在却将这个重要职位交给军门大人,所以下官推测这份圣旨很可能是假的,必定是首辅大人矫诏而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