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热闹】-第3/4页



  由于立法工作的相对滞后的原因,很多的合资厂经营一段时间后,都会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把地方行政势力逐出决策层,实现独资或绝对控股。

  试问,一旦李尔福增资扩股,当地政府会跟进吗?

  也许会,但更大的可能是不会。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政府也手紧。

  虽然家大业大,但花钱的地方也多,政府不可能把好不容易拿到手里的钱再砸回去。

  行政化管理模式下,僵化的运行模式,政府显然无法临时掏出一大笔钱跟进,只能被动地被剔出局。

  当然了,得罪政府绝不是一件好事,陆坤之所以问李尔福在政府里有没有说得上话的人就是因为这个。

  只要政府里不是一片倒地反对,那就闹不出什么乱子。

  另外,随着香港回归年限的临近,如何处理好大陆与香港、大陆企业与香港企业家的关系,是个很敏感的问题。

  “那要是我把制片厂拿到手之后,有人给我下绊子怎么办?”李尔福并不是初出茅庐的小子,要不然也混不出偌大的身家。

  这些年之所以能走到如今这个地步,靠的就是冒险而不激进,谋定而后动。

  明面的刁难不可怕,背地里的刀子才叫人防不胜防。

  “你别想太多了。”陆坤笑笑道,“你想想,制片厂最宝贝的是什么,最不值钱的又是什么?”

  “最值钱的,无非就是各种设备和技术人才、以及各种熟练的工人了。”李尔福说了半句,后半句没说。最不值钱的,当然是那些以权谋私、只顾个人小利的行政化管理人员了。

  国企、地方企业运营艰难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几乎具有共同的特性,那就是“官味儿”太浓,贪污腐败现象太严重。

  陆坤倒是没想那么多,笑笑道,“抛开设备不提,技术人才和熟练的工人说宝贵也宝贵,说不值钱,他们还真不值钱。”

  这根年头,造核弹的比不上卖茶叶蛋的,并非一句空话。

  这些技术人员一旦下岗,想要重新找到一份对口的工作,那真的是千难万难,只能被迫下岗,甚至换行。

  毕竟这种显得有些“偏”的行业从业人员,想要在同一个市、甚至是同一个省内找到类似的工作,那真的是很难,而各种现实因素,又让他们无法背井离乡地工作。

  这年头,内地制片行业内,就没有哪个制片厂混得好的,有财政补贴的,日子都过得捉襟见肘,被政府放弃的,更是只能自生自灭。

  再者说了,哪有真正的一手遮天?大不了把技术人员、熟练的员工和设备全部搬迁走,也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土地问题,压根就不是什么大问题,去到哪儿,当地政府都会帮忙想办法解决。

  “哈哈,你这么一说,我这心里就添了几分底气了,不过应该不至于要走到那一步。”李尔福眉头总算是舒展开了,摆摆手朗声笑道。

  羊城这边的投资环境还是相当不错的,仅次于隔壁的深圳,在全国都算是数一数二的了,倒不至于像个别落后省份,招商引资积极性很强,但却不安好心,打着各种坏主意,只想着动用各种行政力量把去那儿投资的商人身家榨干净。

  老话说的,猪养肥了再杀,可个别目光短浅的,猪苗都不放过,手起刀落地就把能迅速长胖的金猪给宰干净了。

  “那行,这事儿暂时就这么着吧。”陆坤笑呵呵道,正想挂电话呢,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儿,忙问道,“对了,今年一起赴京不?梅地亚中心那事儿。”

  “我没邀请函呐。”李尔福笑笑道,“再说了,我这事儿要是办成了,到时候指不定多忙呢,估计也没那个功夫往那儿凑热闹。怎么,陆老弟你想试试身手?”

  “嘿嘿,我就是想去见见风流人物,至于标王,那是想都不敢想。”陆坤笑笑道,话里带着真诚。

  第一届央视“标王”,无疑相当瞩目,一旦确定‘标王’花落谁家,得主必定瞬间成为举国上下知名的风云人物,一举一动都会被放在放大镜下观看,相应的企业也会犹如烈火烹油一般,极尽璀璨,而后不断走向下坡路甚至落幕。

  与明面上的好处相比,无穷的风险,无疑更让人心惊胆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